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张海运
培训项目名称:
“青蓝教研训一体”校本培训项目
项目实施背景:
1、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未来,中青年教师群体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
近年来,我校迎来了一大批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备案制教师和聘用教师,面对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他们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年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显现,他们需要吸入新的时代气息,再立目标,实现更高的职业追求。
校本培训指向于这个群体,就是找准了培训的对象。
2、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品质,优化实践方式,提高自身素养。
校本培训应坚持引导教师明确任务、遵循规律、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关注学习、关注生命;要落实常规、优化过程、改进方式、指向核心;要确立教研意识、梳理问题、解决问题;要立足当前课堂,改善明天的课堂,展望将来的课堂。
校本培训找准了这个核心,就明确了培训的方向和路径。
3、突破原有“师徒结对”模式的需要。
原有“师徒结对”的模式,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尽快胜任本职工作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单向输出”的模式,不利于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构建学习共同体,难以实现共同提高。
其实,中青年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长:中年教师长于教学经验;青年教师长于技术革新。也有各自的短板:中年教师学习滞后,过于依赖经验,容易守旧;青年教师则理想丰满,却缺乏实践经验,经常事与愿违。中年教师心智成熟,却也容易过早看穿;青年教师满怀激情,却屡屡在激情落地时碰壁。
校本培训找到了这种差异,无疑是找到了培训的动力源。
项目主题与目标:
主题: “青蓝同辉”,开展教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
目标: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品质,优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素养。
项目内容设计:
1、青蓝教师结对组合。
2、开展教研训一体活动。
3、开展青、蓝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步骤与操作要点::
1、青蓝教师结对组合:
工作六年以内(含),为“青玉”教师;工作六年以上二十五年以内(含),为“蓝钻”教师。先开展青、蓝教师自我分析,包括教学特长、教学不足、培训需求、结对需求等方面。再开展青、蓝教师选择结对活动,每两年一届,开学第一周完成。
2、开展教研训一体活动:
活动每学年六次。
活动前青蓝组合协作备课,建议采用同课异构或连续两课的形式,也可自由选课;
活动当天首先观摩青、蓝研讨课各一节,并听取课前的经历和课后反思;
然后青蓝组合快速进行课后商议,确定各自评议要点;
接下来组织集中研讨,抽签决定评议的青蓝组合,其他组合对评议进行书面等级评价;
然后分管主任(或教研组长)对研讨课进行中心评议,并点评青蓝组合的评议是否到位、中肯、深刻,同时公布等级评价结果;
最后分管校长(或分管主任)对青蓝组合的研讨课和青蓝组合的课后评议作出点评,分别对青、蓝两个群体进行培训, 对组合之间的互动作出指导。
3、青、蓝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基本功比赛每一年一届,分两次进行,集中在开学头两个月内完成。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演讲、教学软件制作、粉笔字和朗读(教具制作、故事讲述)、课堂教学比武等项目,青蓝组合合作准备,分群评比表彰,同时表彰优秀组合。
教学理念演讲准备时间为一周,开学第一周公布,第二周演讲,青蓝组合合作准备,活动人人参与,按内容50%、普通话20%、演讲台风30%评分,分两个群体评奖,并表彰优秀组合。
教学软件制作准备时间也是一周,开学第二周公布,第三周评比,按内容设计50%、制作水平50%评分,评比方式同上。
粉笔字和朗读(教具制作、故事讲述)准备时间也是一周,第三周公布内容,第四周评比,各按50%评分,评比方式同上。
课堂教学比武分两个群体进行,提前一周确定上课内容,在五至八周(开学第二个月)完成,这个月也命名为“课堂教学品质提升月”。按内容把握10%、学情把握10%、过程设计30%、教学行为30%、媒体使用20%评分,评比方式同上。
项目期望:
研训一体,青蓝同辉项目,每学年末进行一次总结表彰。期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更好地推动青、蓝两个群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更好地促进两个群体之间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建设,形成个人求发展,组合促发展的局面,使校本培训能激发出自主、互助、共同提高的活力。
作者简介:张海运,男,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副校长。
联系方式: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13961231305,457690910@{域名已经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