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语文组的教研课题“围绕主问题进行组课推进教学”,本周九年级语文老师给全组老师做了示范引领。
在集备中,老师们确定了上课内容为《散文家谈散文》,主问题是:如何鉴赏散文?让学生先回忆初中阶段学过的散文,引导学生分清抒情性、叙事性、议论性散文各自的特点,再从领悟立意(要注意不同性质的散文作品之特点;还要“高”,“深”,“新”)、分析结构(理清线索、抓住文眼、把握角度)、品味特色(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去鉴赏散文,并适量补充各种类型的散文,让学生触类旁通,对散文这类文体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接着迁移,能够写出自己对议论性散文《生命赞歌》的评论。新授与复习并重,从知识到能力逐层推进,两位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擅长分了工,并探讨了上课内容和形式。
在此基础上,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两篇散文《白鹭》和《囚绿记》
邓耀琴老师执教第一课时:郭沫若的散文《白鹭》。她带领学生阅读时重点欣赏几幅美的画面,在品评语言的基础上,进而领会其优美意境,提炼出文章的主旨: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由赞美白鹭美在自然,进一步联想到人,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的人,同样具有美的闪光点。借物抒情的散文往往由赞美物到赞美人,对物的感情其实就是对这种人的感情。
祝明群执教第二课时《囚绿记》,教师在通过主问题:作者为什么囚绿?引领学生探讨的基础上,还要适时启发、点拨,因为教学时间有限,以第一问概括课文内容的“五绿“(即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主线,又以“囚绿”为重点,反映作者对“绿“的态度、感情和文章的主旨,力争做到简洁而不繁复,直观而不费解,匀称而不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