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王红玉老师执教了六年级I’m waiting for you绘本课。王老师巧妙地将绘本与课本Unit2 What a day!进行语言认知的融合
1.知识复现的融合
教材六上U2 What a day!中Story time的场景是公园,谈论的话题是杨琳和好朋友们一起去公园游玩。通过Yang Ling的日记主要学习了天气的表达和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及there was/were 句型。 绘本I am waiting for you所在的场景是农场,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也是天气的描述和不规则的动词的用法,如It was a nice spring day; There was a beautiful white cloud;等,与主教材的融合度很高。公园和农场,容易带给读者轻松愉快的氛围,赋予了故事极强的可读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语言拓展的融合
绘本中不仅多次复现主教材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ecame/made/ told/flew/could同时复现了六上第一单元规则的过去式变化动词比如looked /picked/ helped/laughed,还渗透了一般将来时用法和形容词比较级及副词的表达,如Will you be my friend? /The fire got bigger and bigger; A beautiful white cloud became darker and darker;freely and frankly等,这些是六年级的重点知识点。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及图片情境,能较好地掌握句意及句式表达。在词汇认读上,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自然拼读规则习得,如cap-nap ,cool-wool, draw-straw;
3.基于主题意义的融合
教材与本绘本均体现了“人与自我”主题,教材中通过杨琳的日记描述了和朋友之间特别难忘的一天。课文与绘本故事都能从情节线索和情感线索出发。绘本从Carl和Amy相遇相识—无话不谈—奋力救人,一个个相处的瞬间,勾画出一幅幅淡淡温情的画面, Amy和Carl有着良好的交际能力,真真切切地感悟了友谊的真谛。绘本故事深度挖掘白云Amy的性格特点和小羊Carl的心理感受,体会朋友所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归纳出好朋友所具备的特质及优点,引导学生感受朋友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学会与朋友交往,并学着去成为一名好的朋友。虽然最后Amy不见了,但Carl在原址做了草编小羊,等着Amy,还附上便条,这种开放式的结局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Amy还会回来么?回来后能找到Carl么?他们还能成为朋友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学生通过绘本学习,不仅巩固了语言知识,更学会如何与朋友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