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小学科学教学交流,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开发小学科学教学新模式新策略、创生小学科学教学新样态,4月10日下午,武进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在卢家巷实验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王继伟主持,全区各小学骨干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首先,由卢家巷实验学校虞露老师展示一年级《玩空气》一课的教学。虞老师以吹泡泡的游戏为情境导入新课,从而探究泡泡内藏有什么;再借助多样化的材料引导学生吹出更大的泡泡以证明其中含有空气;随后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气泡膜,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气泡膜能保护快递物品的奥秘是其中的空气起了缓冲作用。
随后,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汤建敏老师展示了五年级《昼夜交替》一课。汤老师让学生经历真实科学思维的过程,凭借有结构的材料,探究昼夜出现的原因和昼夜交替的原理;再收集更多证据以论证成因,最后借助太阳东升西落的事实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课堂教学展示之后,与会教师纷纷发表意见,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武进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王继伟老师作活动总结,虞老师的课堂是一节学生喜欢的科学课,一堂学为中心的科学课,是思维型探究的一节课;汤老师的这节课是素养立意的科学课,适时拓展教学内容,经历不断进阶的学习进程;同时也给予了两位老师宝贵的修改意见。
研讨之后,卢家巷实验学校杨雄老师以《小学生科学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策略》为题作经验分享。杨老师从推理论证的内涵建构概念之间关系的模型,并且阐述了如何以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发展推理论证能力,同时结合日常教学给予了能力提升的实践策略。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区域内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更是全体与会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认知和行动共识,相信在全体科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区域科学教学质量。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杨雄 摄影:王丽媛 审核:缪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