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巷实验学校学生常规之“排好队”分层落实规范要求
一至三年级(低年级)
一、基础排队规则
1.队列形成:学会快速、有序地排队,保持队形整齐,不推搡、不插队。
2.队列行进:在行进过程中,保持步伐一致,不随意离开队伍,不跑步、不跳跃。
3.队列解散:听从指挥,有序解散,不拥挤、不喧哗。
二、排队习惯培养
1.耐心等待:教育学生学会耐心等待,不催促、不抱怨,尊重他人排队的权利。
2.遵守秩序:在排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3.礼貌待人:在排队时,对他人保持礼貌,不冲撞、不抢夺位置。
三、安全意识
1.防范踩踏: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排队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2.紧急疏散: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按照指定路线疏散,确保安全。
四至六年级(中年级)
一、深化排队规则
1.队列变化:学会在排队过程中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如转弯、分队、合队等。
2.队列礼仪:在排队时,保持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3.队列管理:设立小组长,负责监督和管理本小组的排队秩序。
二、排队习惯强化
1.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排队规则。
2.尊重他人:在排队时,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不窥视、不触碰他人。
3.互助精神:在排队过程中,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如提重物、搀扶等。
三、安全教育深化
1.逃生演练:定期进行逃生演练,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
2.自我保护:在排队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推搡或踩踏。
七至九年级(高年级)
一、高效排队策略
1.时间管理:学会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在排队过程中浪费时间,提高排队效率。
2.空间利用:在排队时,合理利用空间,保持队形紧凑而不拥挤。
3.沟通协调:在排队过程中,学会与同学沟通协调,解决排队中的矛盾和纠纷。
二、排队文化建设
1.排队宣传:通过班会、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排队的重要性和好处,提高学生的排队意识。
2.排队竞赛:班内组织排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热情。
三、领导力与责任感
1.领导力培养:在排队过程中,设立队长或小组长,通过分工合作、组织协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2.示范作用:高年级学生应成为低年级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导低年级学生自觉遵守排队规则。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