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新闻
我校开展中一片美术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方毅

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秋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明确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工作目标,10月17日,协作中一片各成员校的美术老师齐聚卢家巷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基于教研组研修的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活动伊始,中一片美术学科组长姜晓飞老师为老师们呈现了《基于教研组研修的美术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的讲座。姜老师结合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师素养、质量把握、学校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要求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并鼓励教师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驱力。讲座从教研组的地位和作用方面阐述,不仅体现了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的模块,更是强调了专业技能在美术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姜老师详细探讨了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理论知识,紧跟艺术课程要求的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自身板画、板书技能;同时针对美术教师课时重叠的问题,建议“模拟课堂”模式的实施,巧用、实用这种模式提升教师课堂的实践能力,同时利用教师丰富的知识量和储备技能以美育人。

然后,分别由科教城小学杨佳媛老师执教二年级《瓜果的想象》和三实小吴琰老师执教五年级《包的世界(二)》两节生动有趣的手工实践课程。

杨佳媛老师的课堂扎实生动,注重前后知识的链接,多媒体的互动使用为低年级段的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且有趣味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瓜果的色、形、肌理的图像识读解决了教学重点。瓜果的组合、拼接让孩子们从平面到立体有了一定的认知,小组合作的方式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时的评价更是促进了教学的推进。拓展的延伸更是融入了传统文化,注重了学科间的融合。

吴琰老师的课堂是美术与科学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呈现。课程围绕一定的目的、用途、运用物质材料和手段、设计特征开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联系自身、社会、环保意识,通过剪贴、绘画、缝制、穿编的装饰方法不仅初步形成设计意识还提升了动手能力,整节课突出了应用、审美、趣味性,关注文化传达,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着重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创新,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

活动后期,老师们各抒己见,肯定了两位执教老师课程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姜晓飞老师对两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并做出了总结:

1能够坚持以素养为导向。不仅注重图像识读、造型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本位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同时也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连续性、全方位的过程。

2能够坚持以评促学。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捕捉欣赏尊重学生的艺术潜能,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

3能够重视表现性评价。围绕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注重观察学生艺术学习、实践、创作等活动中的典型行为和态度特征,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成果进行分析,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并提出针对性的具体的改进建议。

4我们要处理好艺术实践、美术语言、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艺术实践是基础,是整体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内容是媒介,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任务是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分解活动。美术语言则应贯穿在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中,充分体现视觉学科的特征,用学科的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艺术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更要明确教学目标,探索方法与实践路径,让美育融于学生生活,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感,学者有所悟。相信中一片美术老师们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潜心美育,以美育人。

DSC_2191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4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