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申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卫生打扫、课堂纪律、课间秩序、文明礼仪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提倡班主任课间坐班管理,但建议教室座位摆放也要和谐、美观、整齐,小学部孩子自控力差,班主任座位建议在前面,初中部班主任座位建议设在后排,同时请注意不要在班级内设立特殊学生座位,学生座位不得与讲台齐平。
班主任工作要形成共识:教育放在教学之前,抓细节、抓习惯。在卫生打扫方面,目前小学部整体优于初中部,特别是窗户玻璃和瓷砖擦干净这两项比较直观,从能力发展角度看是不正常的,初中部班主任在学习压力下的方向性选择也要做调整,磨刀不误砍柴工,卫生整洁是一所学校的脸面。
2. 学习动力激发: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早晨班主任准时到班后,先组织劳动,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关注不要留有学生抄作业的机会,更不要出现班主任只关注自己的事务或一直低头弄手机,对学生状态视而不见的现象,个别班级已经多次发现班主任到岗后,学生无序也无所事事,要引起重视。
3.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
班主任特别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具有一定预判能力,做个有心人、热心人,特别感谢上次陈加琴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突发情况,在群里进行预警。
4. 安全教育:强调校园内外的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诈教育)、防灾减灾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特别强调:学生不得携带刀具等危险用品到班,管控好手机、智能电话手表的在校使用;不得课间追逐打闹、边走边吃零食;乘坐家长电瓶车上学必须带好头盔,不经班主任审批同意,不得骑车上学。
对两个节点工作明确要求:中午用餐,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做好协调交接,带队进出食堂,进出食堂学生不得奔跑,用餐时不要讲话容易被呛到;大课间做操,班主任领队进操场,不能再出现学生在前面狂奔,班主任慢吞吞在后面,整体队伍失控现象。
5.品德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在校园生活实践中,设立相应岗位管理好电灯、电扇、电子屏和投影等的使用,节约用电、爱护公共财物等品质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
6.班级事务通报:通报班级近期的重要事项,如活动安排、作业布置、表扬与批评等,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
7.学生分享与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生活趣事或困惑,促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强班级凝聚力。特别关注正面导向,让学生学会欣赏与赞美同学与老师等身边人,培养学生大方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8.时事热点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进行简短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特别注重意识形态的导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9.健康生活习惯:倡导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要关注学生在校用餐的要求执行到位,讲礼仪不浪费,饭要吃饱不能挑食。
10.感恩与回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分享感恩故事、组织感恩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回馈。提倡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