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垃圾的来源
在我校,各班同学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有废纸、食品包装袋、饮料瓶、易拉罐等,全校五十几个班级一天的垃圾总量就相当可观。这些垃圾平时均混杂在一起被运走,然后堆积在垃圾场内。
其实,这些废纸、塑料、易拉罐等废品完全可以再生利用,简单地抛弃,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若填埋在地里,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对我校垃圾的来源、学生的处置方式统计如下:
(A) 我校学生绝大部分都订阅报刊、杂志,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全部丢掉或择少量保存的,可见废旧报纸的回收再次利用是有物可索的。
(B) 初中学科大多有较大计算量,结果表明,课业负担较轻的初中学生人均日用 3 或 4 张草稿,这个数量是巨大的。如能对同学进行宣传,把这些本来是揉成团扔入垃圾筒的东西,把它们像废旧报纸一样收集起来,同样是一类再生资源。
(C) 在饮料方面,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同学对饮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人均每周买 3—4 次,剩下的塑料瓶、易拉罐,又是可再生利用的垃圾来源。
(D) 在用电池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辅助学习电器的增多,干电池用量也不断增多,有的每月用量达 4—6 节之多。可见,废电池潜在的危害性很大。
(E) 实验室的“三废”。 2、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时机成熟
2.1 垃圾组成还不是很复杂
学校垃圾来源主要有落叶、剩菜、电池、废纸、食品包装、铝罐等。而学校无时无刻都在生产着如此多的垃圾,如果处理得不好,那么我们美好的校园将会变成臭气满天的垃圾站了。学校垃圾直接有毒有害的成分较少,组成不是很复杂, 有利于垃圾减容。
2.2 已有经验值得借鉴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 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特别是上海,生活垃圾不出校园就进行彻底分类收集,厨房垃圾及落叶杂草倒入国产制肥机转化成有机肥,在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同时达到了减量化的目的。
2.3 学生环境意识有所提高,有分类收集的思想意识
学生环保意识的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思想与建议,明显一点,都有分类收集的思想意识,也提出一些的好的意见与建议,大致整理如下:①在学校内多设几处垃圾箱,且分筒扔,也有派人上门来收一些垃圾。
②政府应专门设立一个分类,再利用垃圾,使其变宝的部门。
③在开设一些旧电池以旧换新的收集地点,使废电池合理回收。
④学习中用过的参考书,可由学校组织进行调剂,低年级学生再利用。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保护环境还是比较重视,有不少积极的设想。
3、 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对策
3.1 建议
(1)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2) 与有关环卫部门联系,使分类收集的垃圾能被再生利用。
(3 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促使同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 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居民小区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打下基础。
(1) 垃圾收集的类别:
A 类——废旧报纸和草稿纸。
B 类——塑料饮料瓶和易拉罐。C 类——废旧电池。
D 类——各种塑料袋。
(2) 垃圾收集办法:
①每班放置一只大纸箱(放在讲台下),一隔两半,一半存放废纸,另一半存放塑料饮料瓶和易拉罐(压扁)。
②废电池存放在马夹袋中,各种塑料袋集中在封袋中,这些都存放在讲台
内。
③各班收集的废品定期上交到校总务处,其中废纸和饮料瓶、罐每周上交
一次,而废电池和塑料袋每月上交一次。
④收集后的废电池联系环卫局将其送往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⑤一些可利用回收物质,收集后统一卖掉,得钱在学校建立一个环保基金, 奖励一些在收集垃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或添置一些环保设备。而对于落叶杂草,残剩食物,瓜果皮核,菜根菜叶,鸡肠鱼肚,蛋壳鸡毛,碎骨等有机残物, 叫生物垃圾,这些垃圾可以用来制造很好的有机肥料。用这些有机肥料施种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来,既安全又健康。生物垃圾通常占了垃圾总量的 40%,如果他们都能变成有机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场的土地,又节约运送他们的车辆和能源,还防止他们滋生蚊蝇和细菌。
3.2 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3.3.1 日常生活学生要做到“三少三多”
在日常生活中, 少用些一次性,多用些复用型;少一些“时尚”,多一些传统。
说是为了方便, 那么多的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 牙刷、水杯、衣服、筷子等等,这些东西使用后就扔,是多消耗了资源,多生产了垃圾,又增加环境污染。抵制使用一次性东西也是环保意识增强的一个信号。
我们并不要求人们的衣服,还像以前老一辈一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总不能衣服一赶不上时尚,或有点不碍美观的破处就作为垃圾扔掉, 完全可以捐给生活困难的人或挪作他用,如作抹布、拖把等。“时尚”的同时, 万万不能忘了“传统”。
3.3.2 让“三化产品”占据市场
一是实用化产品。有些产品里三层,外三层,烫金绸锻,锦盒包装,看起来十分豪华,而这些包装既不能吃,又无保存价值,最后只能把它们当作垃圾扔掉。比如,同样一个月饼,小盒套大盒的包装盒,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后,价格要超过简装的几倍,这分明是花钱买废品,买垃圾。简装、散装产品既实用又经济, 还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是“循环化”产品。一个产品进到用户家,拆装后首先要丢弃的是外包装, 要让它逃脱成为垃圾而被丢弃的命运,厂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尽可能使用可循坏利用的包装材料外,厂家还可创造包装箱材料直接二次使用功能,如电脑, 送到用户家后,其包装箱(当然应该金属、木头或硬塑料材质)可组成一台电脑桌, 这包装材料就不会很快被扔掉了。其它电器可依据包装材料大小、材质,或能拼成一个玩具,或能组装成一个凳子,相信会得到消费者喜爱,销路肯定会不错。
现在,一些知名品牌的家电都是送货上门,出了问题也是一个电话就维修到家,拆装后的包装箱就是多余的,销售商送货后何不把包装箱直接带回,厂家回收再利用,不是降低成本了吗?如果送货上门,售后服务绝无问题,干脆就用金属制成象集装箱一样的包装箱,货送到后,给用户的就是一个“裸”身产品,不生产一点包装材料垃圾。
产品使用淘汰后,其回收利用自然也落在厂家肩上,自己厂的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结构怎么样,里面含有什么可利用的东西,自然一清二楚,拆解有技术,废品也更有利于资源化。
这只是比较简单的循环利用,作为厂家还应发展高附加值的垃圾循环处理技术,如塑料制油;玻璃制建材;利用生活垃圾生产管道燃气,以达到既使垃圾减量,又创造出新的价值的目的。
三是 “无害化” 产品。
塑料已有“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代替,厂家应该改造产品原理、结构,采用新材料等方法变更多的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象完全由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制造的电池等,也应设计更加情洁的生产工艺,以降低其循环处理的难度。
4、结论
生活垃圾增长迅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已现端睨。 ,坚持以“减量化”为目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患于未然,促进花园校园建设发展。在学校中倡议垃圾分类收集活动,望得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使“生活垃圾分类及收集”这股“风”传遍整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