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就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5月25日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常州市红色主题的教研活动,观摩了三井实验学校徐燕娟校长执教的《奋斗的历程》和经开区小学赵霞校长执教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两堂课,聆听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的点评、指导获得了诸多启示。
赵校长的课充分展示了教学的艺术,让学生立于课堂的中央,做学习的主人。从“觅”字的教学开始,就是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识字的方法与规律,总结出学习方法。在同桌合作读课文的环节中,赵校长先让孩子们商量如何来读,再练读,然后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朗读环节,显露的却是老师的匠心独具,天然质朴的背后是老师的层层追问,最后揭示了这首小诗的独特之处——一问一答,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不露痕迹。课堂中这样的细节点拨、步步为营处处皆是,课堂上我们听到了琅琅的书声,听到了孩子们稚嫩又充满感情的雷锋故事讲述,看到了学生精神饱满、激情投入学习的样子,在听、读、说、想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与课文产生了情感共鸣,对雷锋叔叔的了解更深,雷锋的形象更加立体。
徐校长执教的《奋斗的历程》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综合性学习有多个学习内容,徐校长选择了一个学习活动内容作为切入点,把写毛泽东的文章串联起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在整个教学中,有N个任务来完成,徐校长引导学生建构结构性的学习经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展更好地语言品质,提升精神境界,追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融合。
课后,我们又聆听了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的点评,字字珠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朱老师对红色主题教材进行了解读,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形式、教学路径、教育意义等方面做了高位引领。教学时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注意双线并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统一,做到润物无声。(图:陈岁琴 文:巢小莉 审核:张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