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互补共振
——区第十轮“送培上门”小学英语第三次活动
9月29日下午,区第十轮“送培上门”小学英语卢家巷实验学校培训点第三次培训活动如期举行。教研室刘丽华老师、星辰实验学校的教务主任陈瑛老师、星韵学校的英语学科主任祁小丽老师和前黄协作片组长、潘家小学的鲁利玲老师莅临卢家巷实验学校,为小学部全体英语老师作专业指导。我校校级领导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是“同课异构”,教学内容是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A new student 》 Story time部分,两位执教老师分别是卢家巷实验学校的王丰珺老师和来自星辰实验学校的黄冰沁老师。同一教学内容,两位老师的教学呈现则让听课者耳目一新:王丰珺老师理性严谨、本真扎实;黄冰沁老师设计新颖、训练到位。
接着送培专家组老师、各参训老师齐聚学校会议室,针对两节课进行深入点评探讨。
点评环节,首先执教者进行教学剖析,阐述设计意图。接着,我校教师开始交流,针对王丰珺老师的课,同级组张文龙老师则从“读教学设计,显教师素质”,“观教学过程,重能力培养”两方面作了简单点评。从教者的教学剖析、参训老师的互动交流,大家都对两位执教者在文本的解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随后,送培专家组老师深入点评。鲁利玲老师认为王丰珺老师的板书工整,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课堂上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学生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祁小丽老师认为黄冰沁老师的课堂师生互动性强;对文本处理细微扎实;语用拓展有新意;情感提升水到渠成。结合两堂课,陈瑛主任认为两位老师都体现了四个字:1.明。课堂主线分明,主线是课堂的灵魂,必须要有明晰的主线。2.趣。教者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内在兴趣。3.思。文本处理体现教师思维,学生提问体现学生思维。4.法。英语教学要有方法,要有生活场、情境场,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就近原则”,具有真实性。
最后,教研室刘丽华老师针对两堂课进行了更多的细节方面的点评,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1.要真正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含量。2.课堂上要做到真交际、真交流,让学生置于真实语境。3.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同课异构,优势互补。每一次的送培,每一次的主题研讨,我们都有丰硕的收获。我们因“送培”而感动,因“送培”而成长。
(卢家巷实验学校供稿:图/文:张文龙 审核:徐培炎)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