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开展同题异构活动
2014年4月11日,初中部语文组老师举行了“同题异构组课推进”的研讨会。本次研究在初二进行,研究人员是薛飞、王书华。研究主题是“借《叫三声夸克》,开展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薛飞老师在析题之后,分三大板块设计主问题。(1)了解知识: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结构的研究是按时间顺序和由大到小、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来进行的。(2)感悟精神:引导学生从“提出假想——研究——证实——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循环的漫长而曲折的科学研究中,学到了敢于怀疑、敢于想象、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3)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对打比方和多层次、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贯穿全文的设问句式、准确的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三大板块分别从知识、情感、方法三大维度目标解读文本,清晰流畅。
王书华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形式理解文题后,紧紧抓住“盒子”一词作文章。通过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把学生引向科学家对“组成物质结构的最小单位”这个问题的探索,并出示模型图来加深学生对此更直观的认识。而后依然扣住“盒子”一词,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盒子”并不是指真正的盒子,那么“盒子”这个词在说明内容和结构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作用。回顾科学家的发现之旅,领悟科学家在艰难的科学之路上前行必须具备的可贵精神。由此进行思维链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最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尾以总结本课内容收尾。中心问题明确,层层深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两堂课设计的构思完全不同,却同样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了实处,既使学生了解了一些物理知识,又领悟了科学家的可贵精神,还学到了说明方法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在语文教学中,确实需要这样的不断尝试,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设计,多彩的语文课堂,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
栏目列表
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开展同题异构活动
发布时间:2014-04-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书华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