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卢实>>校园文化
“儒实精神”大讨论:温柔地对待一切(方苏琳)
发布时间:2018-08-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文龙

温柔地对待一切

卢家巷实验学校  方苏琳

分享一个故事

我不会开车,出行基本靠公交。每回乘车我都会给老人让座,不是我无私。其实我存着一个大大的私念,有的老师猜到了。是的,我觉得我这样做了,我的父母乘车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人给他们让座。可能有点迷信,我总觉得冥冥中会有眼睛看着。

跟各位老师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说将心比心:我们怎样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怎样对待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有父母,也都有孩子或将有孩子,如果我们能温柔地对待别人的孩子,那么别人也会温柔地对待我们的孩子。

说实话,关于师德我说不上什么大道理,我理解的师德就是:温柔地对待工作、温柔地对待学生、温柔地对待家人、温柔地对待同事、温柔地对待自己。

与工作

工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尽责只是底线,尽心才是感恩的正确姿态。2002年的时候我们卢家巷初级中学还是一个除了教学什么都没有学校,没有课题没有项目没有电教没有教科研。当时的我已经34岁,早过了职业热恋期从什么都不会在中期评估时被省前中网络课专家问得哑口无言,到接受省前中专家邀请成为他们省级课题的一个重要子课题,一路摸索一路实践,不但顺利结题还获得了课题成果二等奖。从此我在课题设计这条路上一走就走了15年。后来学校需要我设计三年主动发展项目了、学校需要我拍摄宣传片了、需要我参加科技竞赛om比赛了、需要我编辑校报、设计开发校本教材了,需要我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案例了,需要我做的这些我统统没做过,但是我从来没有拒绝过。

当然教师成就的高低与个人能力的高低呈正相关。人跟人都不一样,存在能力的差异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天生全才。天才可能有,但我们都不是。想拥有才能必须先有态度;当我们能力不足时,我们应该亮出自己的态度。

与学生

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孩子或将有孩子的人,我们在给孩子选择学校选择老师时都会选什么?

是的,将心比心,你想给孩子选择的正是你要追求也要达到的。

我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在于学生的关系中,我更热衷于扮演的是一个发现者的角色,这样我的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发现之旅。在我的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我没有办法去歧视任何一个孩子,因为他虽然不擅长背诵,但是他擅长默写;他虽然不擅长现代文阅读,可是他古文语感超过了一大半的孩子。他们常常会给我惊喜。

遇到不听话的学生,我也生气,但是我从不真的生气,还是那句话将心比心,孩子哪有不淘气的?我们的孩子也会犯错,那个时候你希望他的老师怎么做?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数量不等,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将学生批量处理,课堂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需要静静地等待那个教育时机的到来,一旦到来要准确抓住,一个后进生也许由此就开始了他的蜕变之旅。

与家人

永远都对家人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甚至需要感恩我们的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生活的愉悦、甜蜜的负担。

尽孝要趁早

其实说实话,尽孝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因为如果父母身前没能尽孝,父母百年之后想尽孝却没地方安放自己的孝心了,这时候会觉得愧疚、难过。为了不让自己难过,尽孝就要趁早。趁父母腿脚好带他们出去走走。但是尽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陪伴,让爸爸忙碌,因为他在重温你把他当依靠时的强大;让妈妈唠叨,因为她在享受你是她的心肝宝贝时的温馨。千万要注意自己和父母说话时的语气,我们做老师久了很容易把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训斥学生的语气带回家,要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永远不会说我们什么,但你可能不知道你的不耐烦和不搭理就是一种冷暴力,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父母在我们面前战战兢兢,他们不是怕你,他们实在是太爱你。

要给孩子做榜样。中国的熊孩子越来越多,是因为中国的熊父母越来越多。昨天看到一篇博文,你现在不教育他,日后自有人会教育他。

 

与同事

要时常告诫自己:绝对不要成为别人的噩梦;努力不成为别人的负担;不做负能量的传播者。跟人相处保持恰当的距离,不卑不亢、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生活中也会碰到一些所谓的直性子同事,说话时全然不管别人的感受,自己想说什么说什么,丝毫不加节制,还美其名曰直性子,要我说,这种行为有没教养之嫌。我从不强迫自己和这种人交往。

与自己

小时候嫌弃自己不漂亮,长大了又嫌弃自己不优秀,现在打算放过自己。

过极简生活,吃简单的饭食、穿简单的衣服,结交简单的人,远离复杂的关系。不揣测不讨好不赔小心,长辈除外。

 

这就是我所说的温柔地对待一切。我希望世间的一切都能被温柔以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4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