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风霜岁月,一条通向光明的路,一场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蒙蒙雾海染尽山城,白色硝烟笼罩了天空,《红岩》在风起云涌中展开画卷,诉说着凛凛的红岩魂。
阖书回望,我看到了酷刑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天空,继而化作那碧空上的一抹红,绽放出一朵朵灿烂的晚霞;我听到了从牢房里传来的歌声在渣寨洞上方回荡,时间并没有让人们将它遗忘,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缭绕在我们的心间。
我不会忘记那一个个勇敢而又可爱的人,我怀着敬畏的心读《红岩》这本书。我会在每一个清晨,凝望着新生的太阳,凝望着那一抹红。我会想起江姐,想起她那苍白无力的面孔,血流不止的伤口以及敌人丑恶的嘴脸,我会想起她说:“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我会在每一个傍晚,欣赏着天边的晚霞,欣赏着那一抹红。我会想起许云峰,想起他那鲜血淋漓的脚镣,激昂无畏的歌声,以及气急败坏的敌人。我会想起他唱到:“要为真理而战斗。”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在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时期的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中,他们都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最让我为之动容的英雄就是地下党出色的领导者——许云峰。面对步步逼近的死亡,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即使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贿赂诱惑,以及地下党英雄们的性命受到威胁时,他都以自身的智慧和钢铁般的意志进行斗争,视死如归,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发出了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
人生自古谁无死?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1946年七月,许云峰等人被押到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进行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敌人会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它带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
回望历史,近代中国任人欺凌。而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中国5G技术,让全世界为我们骄傲;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中国成为第一个快速建造出一座设施齐全的医院的国家,全球第一个在最短时间控制疫情蔓延的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表明东方雄狮重新站起来了,并骄傲地伫立在世界东方!国家的繁荣富强,各位前辈们,你们会看到,也终能看到!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虽然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我会不断努力,为祖国的建设注入青春能量,像烈火中的前辈们一样,经得住考验,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勇毅前行!
作者:八6班李恩希
指导老师:张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