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类》
卢家巷实验学校 沈丹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用途等)确定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
学会用符号、表格或图画记录分类结果。
理解“同一组数据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经历“观察特征—确定标准—分类整理—分析结果”的全过程。
在生活化情境中体验分类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分类整理的好习惯。
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如垃圾分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特征确定分类标准,并用简单符号记录结果。
难点:理解“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课堂上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它们这节课和我们一起学习。
请听,音频:我只小蝴蝶,哪几种动物会飞,会飞和会飞的动物各有多少?
二、新授:
1、师:能帮他们解决吗?先听要求:分分类,表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不会飞 三角形, 圆圈分飞。 (表达得非常清楚)
两幅作品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用了符号。
问题2:各有多少个 ?生:会飞:5个,不会飞.10个。
结论:会飞的5个,不会飞的10个.
2、继读听音频:谢谢你们,但是?师:难道小蝴蝶对我们的作品不满意?
一起看作品,找问题: 有点乱.一眼看上去不清楚!
追问:怎样才能表示得更清楚呢?
拿学习纸,用上写、画的方法继续研究,小组里小声说说。
(组织交流: 停下笔眼睛看黑板。有时候交流能给你更多的收获。)
会飞00000
不会飞△△△△△△△△△△
谁看懂他的新想法?会飞不会飞怎么整理?
热烈的掌声夸夸他的新想法。
②③幅作品对比,你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好作品就这样,不仅自己能看懂要,也让大家都看懂)
会不会飞都用了同样的记号
会飞00000
不会飞0 000000000
追问:会不会混淆:不会,因为前面有文字说明。
(组织:学习就这样,比比想想就有更多的体会)。
总结:刚才用分一分,画一画,数一数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对比两次研究作品,小蝴蝶更喜欢哪种?
总结:更清晰看出数据信息,这个过程就叫做数据分类。
追同: 有没有不遗漏不重复的经验?
生:一个一个标记, 10+5什么意思?
3、继续听音频.谢谢孩了们!
课中操,跟着视频动一动。
听音频:如果以“能不能在水中生活”作标准,怎样分?
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收集作品。
老师汇报组织:好作品相信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
能在水中生活:3种动物
不能在水中生活: 12种动物
一共15种动物
怎么结果不同。
总结: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会不同。
4、谈话:生活中有没有分类的经验。
呈现理物品,今天学了数据分类,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本领?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1,把植物涂上颜色。
2、想想做做2,杯子分完后说说结果有什么不同?
按颜色分
按形状分
老师巡视,小组讨论。
3、想想做做3,树叶分完后说说结果有什么不同?
按颜色分
按形状分
老师巡视,小组讨论。
四、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