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阶段成果(张青宇)
发布时间:2025-01-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青宇

精心创设情境,增强“双减”实效——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实践初探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复盘知识、提升对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情境化作业实践所具有的优势,并结合“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精心创设情境,为学生设计寓教于乐的情境化作业,让学生的课后作业实现提质增效减量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探索

  前言:近年来,情境化作业设计因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够实现减负、提质、增效而备受教师的关注。教师需要在深入分析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实际存在的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设计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从而让课后作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特点

  (一)理念为先,教师认知决定作业形式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既考察着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考察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双减”背景下教师在实施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必须先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情境作业,通过情境化的作业,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二)实践为重,注重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必须意识到,情境化作业的特点就是以实践为重,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生活化情境化的作业完成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同具体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也引导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减负增效,既要减数量也要增成效

  “双减”背景下,既要减数量也要增成效是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又一个特点。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深入解读“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和情境化作业的特点,不断学习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确保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让情境化作业呈现出量少而质优、用时短而效果好的特点,让“双减”政策的优势在情境化的作业中得以体现,也能够让情境化作业成为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有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情境化作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不会因为作业的内容脱离了生活而对作业产生隔阂,而会因为作业的内容和完成形式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对英语课后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主动的开展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让作业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能,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实际存在的冲突

  (一)作业减量与质量提升之间存在冲突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后作业的时候都会采取“记单词+做练习册+背课文”相结合的模式,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积累单词,提升实践能力,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在作业中活学活用。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甚至可能会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花费很多的时间。还有一部分教师则对“双减”政策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在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减少作业的数量,但是却忽视了课后作业所具有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虽然英语课后作业的数量降下来了,但是课后作业却并没能起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也是因为这两个极端性的特点,导致了当前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实际情况是作业减量与质量提升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课后作业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二)学生个性与作业共性之间存在冲突

  “双减”背景下,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却忽视了学生个性与作业共性之间的冲突性,并没能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与他们能力相匹配的课后作业。还有一些教师也在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没能很好的平衡“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与学生学习能力实际之间的关系,导致设计的作业只具有普遍性,却并不能真正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教师理念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冲突

  在开展课后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的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课后作业的设计方式,也会对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所获得的知识产生间接性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课后作业所向学生传递的不仅是要让学生的完成课后作业的时候对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还包括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英语知识所具有的价值的正确认知。但是当前,“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在设计的过程中显然还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与课后作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冲突。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并不能意识到情境化的作业所具有的作用,因此也很少在课后作业中采用情境化的作业设计。有些教师则过于看重情境化作业所具有的优势,并尝试着将之与双减政策相融合,却因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而导致了二者的融合并没能收获应有的效果,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的探索和反思。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景化作业实践的途径

  本次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景化作业实践的途径的时候,选择的案例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具体的作业实践化路径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

  (一)“双”角度入手,打造趣味作业氛围

  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有趣味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因此,“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也同样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考虑到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 our animal friends”,既需要掌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Animal friends”的方法,又需要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良好品格。因此,在设计情境化作业之前,教师首先分析了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兴趣点以及性格特点,了解到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又富有爱心,很多小朋友还有在小区里照顾流浪猫和流浪狗的经历。其次,教师考虑到了本单元第一课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介绍小动物的方法。因此,结合这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决定从趣味性和教育性入手,设计第一课时的课后情境化作业。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都能有话可说。教师并没有将“animal friends”的范围设定为家养宠物,而是“Small animals around us”。这样,即使是家里没有养宠物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和小动物接触的经历完成作业,因此学生的完成作业的兴趣首先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在布置作业之前,教师首先给同学们做了情境化的预设:“Lily's little animal friend, a kitten, is very lonely. She learns that her classmate Xiaolei has a cute cat friend, so she wants the two kittens to become friends.”而作业的主题则被设定为“Small animals mark friends”,完成方法是“Please use your knowledge to introduce my animal friend in English.”。

  之所以会这样设计作业,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所选择的主题和设定的情境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其次,完成的方法又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紧密相连,因此做到了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为学生们打造了寓教于乐的情境化作业内容。

  (二)“减”法化作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开展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如果只是非常有趣的话,是无法满足“双减”政策关于学生作业设计的要求的,教师还需要考虑怎样通过减少作业的数量,提升作业的质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减少作业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本单元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包含四方面的内容:①用英语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②通过小组对话或合作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③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体会字母“u”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④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掌握“have/has”的用法。教师在设计前进化作业的时候,也对这些教学目标做了一定的取舍,将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掌握上。因此,教师将二课时作业的主要内容设计为“have/has”的用法方面。作业的时长设定在20分钟。主题则是设计为“将‘have/has’的用法融入到对话之中,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的动物朋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将对话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作业群。这种情境化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时长较短,同时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三)“情”境化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情境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够通过这种情境化的方式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实施本单元的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特点,在本单元“看图说话/写作”这一环节,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Animal Friends Promoter" 这个身份,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列出作文提纲并用充满爱的语言简要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动物朋友。这种作文写作的课后作业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情境化作业形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

  (四)高“境”界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中,人文素养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同样也需要拔高情境化作业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实施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考虑到本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动物的良好品质”,那么在设计课堂练习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作业的主题设计为 "Tell us about a time when you showed love and care for an animal."。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优秀品质。除此之外,如果学校所在的地方有专门的动物保护组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义工,并且将自己的心得利用自己所学的本单元的表述技巧进行简要的总结,并通过小作文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品格,也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树立。

  (五)分层“化”设计,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个体性差异,因此在很早以前,我们在教育中就提倡“因材施教”。时至今日,这一理念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也同样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化设计,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实施本单元的情境化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就结合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作业由易到难设计为三个档次。最简单的层次就是需要学生完成每一节课课本上的练习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短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造句。第二个层次适用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除了课本上基础性的习题之外,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口语练习。第三个层次针对的是学习能力最好的学生,他们除了要完成教师给学习能力中等的同学所设计的作业之外,还需要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开展拓展阅读,并负责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围绕一些预设的情境进行简单的口语练习。这样既可以确保情境化的作业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复习和巩固知识,又不会因为作业的难度和内容统一而影响了学习能力好或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也让情境化作业的作用和“双减”政策的理念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践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实践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研究,对促进小学英语综合教学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开展小学英语知识学习的时候,情境化的作业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作用。“双减”政策又要求教师在实施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布置作业内容,切实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将情境化的作业设计同“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相结合,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让情境化的作业为学生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机会,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提质和增效。

  参考文献:

  [1] 聂文慧."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设计研究[J].校园英语, 2023(24):43-45.

  [2] 徐洁洁."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的几点思考[J].新智慧, 2022(15):58-59.

  [3] 陆舜娟."双减"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 2022(007):000.

  [4] 姚静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的设计策略与实施反馈[J].教育界, 2023(34):71-73.

  [5] 张澄华.巧给基础作业做"加法"——"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化作业的优化设计[J].校园英语, 2023(32):166-168.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