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19各数
卢家巷实验学校 沈丹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学会正确地数出11-19各数,并能够掌握19以内数的顺序。
2. 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3.在认数的认数活动中,获得成功经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并按顺序地数出11~19各数。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棒棒糖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看,是什么?这包棒棒糖里有几颗呢我们可以拆开数一数,再拿出一包问:这包棒棒糖里又有几颗?你是怎么想的?
2、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像棒棒糖这样10颗糖装一包,像这样10支铅笔装一盒,10根笔芯装一板,你知道为什么吗?嗯,这样数数比较方便。让我们带着这些生活经验开始今天的数学学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1、今天大耳朵图图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还带来了数数工具,是什么呀?猜一猜这堆小棒有几根?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根可以怎么办?图图给我们带来的小棒就在篓子的小袋里,请每人拿出一袋,把里面的小棒轻轻倒出来,像这样边数边摆,(师示范摆法),比比谁又快又好!有几根?好一起再来数一数。刚才通过一根一根数,发现图图带来11根小棒。
2、合学:思考:如果不一根一根数,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很快知道有11根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1:学生提出把10根小棒捆成1捆。
没有出现预设1,教师就引导:图图想告诉大家可以这样做:师示范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
问:这边是一根一根数,数几个一根,那这边的1捆是几根?是几个十,这两边一样多吗?我们就可以说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齐说。请大家也把这个好方法来用一用。把10个一根小棒捆成一捆。
3、现在你能一眼看出是几根了吗?为什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二) 认识十几
1、认识13
提问:你会很快摆出13根小棒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老师发现小朋友们有两种摆法,(展示两种摆法)选哪一种摆法?为什么?
2、现在你能用好办法很快摆出15根小棒吗?
观察刚刚用小棒摆的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捆小棒,即1个十,还有几个一,像这样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十几
你已经会用小棒很快表示11、13这样十几的数了,下面我们来一次比赛活动:看要求:互学:(1)选一选,自己选一个十几的数,(2)让同桌用小棒摆一摆你所选的十几,(3)说一说摆的十几是有(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的。(4)比一比两个数大小,还要比比哪一组同桌合作的又快又对。
请一组同学来交流一下,把摆法告诉大家,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几。
4、图图也用小棒摆了一个数,请看是几?怎么知道的?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
(四)小结揭题:
今天我们和图图小朋友一起认识了一些新的数,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认识11-19各数。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想想做做2、3两题。
其实这些数就在我们身边,哪里?(直尺上)
出示学生尺:请大家从左往右齐声读一读。再从右往左读一读。
师:如果不看直尺还还能正确说出这些数吗?从7数到17,从6数到18。
2、想想做做5: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就有今天认识的数,请看:谁愿意来读一读,你还在哪里见过十几的数?
3、 想想做做3:(估一估)
今天图图也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礼物,看是什么?现在你能用眼睛看一看,估一估,大概有几个?(出示草莓图,2秒后隐去)谁来说一说,你觉得有多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做标记,数到10个圈一圈,(学生感受10个草莓有多少)。现在你会估了吗?
有感觉了吗?下面我们来看谁是火眼金睛!估一估有多少把伞。
4、“想想做做”第6题。
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19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小朋友们你今天学的是什么?我们是怎样学的?你还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吗?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这些数。只要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那样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11-19各数的认识
10个一 是 1个十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