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阅读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拓展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分析、品读课文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和学生的兴趣设计创新的阅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使阅读教学取得优质的效果,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入进行。现结合教学实际,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结合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在视觉感受
下阅读课文内容,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在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视频功能设计微视频,让他们通过观看视频对课文获得直观感受,然后进行课文阅读,可以通过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对乡下人家的描写设计微视频,给学生播放乡下人家的瓜架、门前的花和屋后的竹、乡下人家养的鸡、屋后的小河、吃饭的情景。在阅读课文时,学生能结合看到的视频内容进行阅读,认真分析课文中对乡下人家景色和事物的描写,在脑海中描绘一幅迷人的乡下人家风景图。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分析课文中对瓜架的描写:乡下人家种的瓜的种类、瓜的颜色,与瓜叶构成的美丽风景,在他们的眼前闪现出来优美的景色。在分析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其他景色和事物的描写时,学生同样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阅读,感受到了乡下人家景色的美丽和生活的和谐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 发挥主体作用,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开展自主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他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通过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琥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他们认真阅读,抓住课文中的词语“约莫”来理解,体会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是有依据的。在阅读琥珀的形成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掌握琥珀形成的过程,分析琥珀形成的条件是要有松柏松树和要在炎热的夏季。通过分析这一过程,学生认识到了琥珀是不可多得的,体会到了它的科学价值,激发了他们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开展合作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课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把自己在阅读中收获到的知识和感受说出来。在相互交流中,学生受到了启发,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分析,促进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阅读,把他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课文中六个部分的内容,并根据每个部分的内容设计小标题。通过合作阅读和交流,他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设计了以下小标题:1.游泳本领高;2. 上夜校念书;3. 掩护李大叔;4. 勇斗鬼子;5. 宁死不屈;6. 机智逃生。在合作阅读中,学生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时在晋察冀边区北部还乡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