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Phonic教学融入生活,走“母语”教学之路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薛静

【摘要】phonics的教学方法将成为英语学习的必要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去结合“母语”教学来进行。针对Phonic Teaching相辅相成的绘本教学以自然拼读的方式,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learn to read”到“read to learn”,让语言在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运用。

【关键词】phonic教学   绘本教学  

中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应当与phonics相容,这将成为英语启蒙教学的最有效教学途径。

phonics教学以欢快、易懂的形式,通过字母和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更容易上口和记忆,学生在形成拼读“口感”时,基本能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进入阅读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阅读中会感觉异常轻松。这几节课开始的warm up环节,每位老师都将phonics放在课前,既是课前的热场,也着实为新课的阅读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曾质疑过phonics这种学习方法,认为先学音标更合适。十几年前我们学英语时就接触了音标,掌握音标后我们可以自己拼读单词,我们的发音也更准确。但通过这段时间对phonics的关注,我看到了phonics教学直观、易学且见效快。这是音标教学远不能达到的效果。音标教学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明显难度较大。音标学习几乎都靠死记硬背,甚至有学生用汉语拼音或者汉字来标注,形成不乐于开口,不能开口的尴尬局面。这是phonics远胜于音标教学的地方。但phonic是否对所有年龄段的学生都适用?通过这几堂观摩课,我发现年龄段越高的学生,对phonics的依赖越弱,而年龄层越低的学生,phonics的教学成果非常显著。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汉语拼音并能通过拼音去阅读文章,而汉语中的拼音很多都与英语发音类似,这样越早采用phonics的方法教学,越能帮助学生掌握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规律。

通过实践,我相信phonics的教学方法将成为英语学习的必要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去结合“母语”教学来进行。针对Phonic Teaching相辅相成的绘本教学以自然拼读的方式,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learn to read”到“read to learn”,让语言在生活中得到最大化的运用,这是语言的极好功效。

绘本教学以“图”和“文”共同演绎一个故事,通过图片与故事的结合,达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统一。以一种有趣,直观,形象的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同时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教学。

绘本课的特点是趣味性较强,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接受能力颇为贴切。所以绘本课比起课本内容,孩子更乐于也更易于学习。但这并不表示绘本课就容易教授,因为绘本课的内容不多,如何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去丰满一堂课,这是教者需要探究和创新的。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翠老师的《As fast as you can》这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的课程设计相当吸引人,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任何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疲劳感。成功关键在于陈老师的课非常贴近生活。这令我想到了语言魅力源于生活。只有当语言贴近生活,在实际情境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真正让学生自然而然去接受进而灵活运用。陈老师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各种生活中的实物来让学生亲身演示,如:打棒球来诠释“hit far”,以吹气球来诠释“blow hard”,以进图书馆来诠释“whisper quietly”等,以师生“比武”的方式来教授“as...as”,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肢体和语言协调一致并很自然地接收到了语言的输入。在拓展语言运用的方面,陈老师设计了参与学校社团的环节,孩子们结合四年级课本内句型和绘本课所学,在走出教室的实际情境中,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这是一堂非常丰满的绘本课,作为一位听者,我都不忍想一同参与其中。而带给我更多启示的是作为知识的输出者所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探究的输出方式。而再丰富多彩的方式,始终围绕生活,才能更易于接受。绘本教学过程中易存在一些问题。

一、过多去关注文字内容,而缺少了对图片的感受。培利诺德曼曾经说过,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绘本的图片生动形象,对孩子理解文本内容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图片,将图片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

二、注重对知识点的输出,缺少情感价值观的挖掘。只关注到故事本身,停留在绘本表面,而对孩子的情感升华,限制了孩子的想象空间。

三、关注教师本身,忽视了学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带读和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为主导。

四、语言缺少生活性。语言魅力来自于生活,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的运用要求愈发凸显了对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语言必须扎根于生活有更透彻的认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