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ics学习心得
Phonics,即自然拼读法,指通过让孩子辨识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帮助孩子建立letter names与letter sounds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单词之间的音形对应,使孩子能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Phonics有助于学生形成音素意识,提高拼读能力,从而迅速扩大词汇量,提升阅读流畅度,打开自主阅读的大门。
然而目前,小学Phonics教学大多是脱离语境的、表层的、碎片化的教学。教师用图片或游戏呈现语音词,然后讲授拼读规律,再进行反复的拼读训练。这种脱离了语境支撑的教学方式虽解决了单词的音形对应问题,但无法建立起音形义的统一。很多孩子根据Phonics能读出单词,却不懂其义。这种与语篇、阅读脱节的Phonics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偏离了Phonics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
传统Phonics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孤立地呈现语音词来引入Phonics,教学脱离了语篇、语境。而在绘本与Phonics结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绘本为引子,在绘本故事的情境中呈现 Phonics,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理解绘本的同时,结合图画和文字,整体感知词汇的读音、拼写和意义,从而实现解码、发音、表达三者的合一,更好地理解和建构意义,达到音素意识与意义的有机结合。
教师利用绘本作为载体,可设置多种形式的操练活动,如:绘本的表演、复述,把
绘本故事改编为朗朗上口的Chant以及在绘本故事情境中进行听辨音等活动。以四年级ee/i:/的Phonics教学为例,教师可选用《攀登英语》The Green Family Goes Out绘本,并在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和学习Phonics规律后,把故事改成充满韵律的Chant:“One two three. Three little sheep. One two three. Three little geese. The Greens are going out in a jeep. The jeep is under a big big tree. One two three. Three little geese. One two... Oh! Where’s the sheep? Ah ha! In a tree. One two three. Three little sheep. One two... Oh! Where’s the goose? Ah ha! In a street.”跟着音乐的鼓点,孩子们说唱着朗朗上口的Chant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操练了ee/i: /的拼读规律。
综上所述,教师在Phonics教学中应用绘本,利用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词汇音形义的统一,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学习,避免了碎片化、孤立的Phonics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素意识、拼读能力,更能打开其自主阅读大门。在绘本应用策略上,教师应遵循课前精选、课内创新、课后活用、深挖绘本等策略,并从整体考虑,探索合理的Phonics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