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拼读法”又称为phonics,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自然规则概括而成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还说,学习phonics是十分必要的。Phonics的教学目的是“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平时教学中的渗透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Phonics正好教学了元音和辅音的常见的音,并且不是单一的音素,而是让学生感受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的结合,从而正确地拼读单词,让学生遇到新的单词时,能尝试读出单词的发音。但是我们不能把操练变成机械的分解单词,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就不要进行模块分解练习了。
在练习拼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进行辅音音素的替换,在创作的初期,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一段时间出现假词,这属于正常现象,先鼓励学生大量创作,练习拼读。等学生拼读能力慢慢提升,教师再重点点评有意义的单词,慢慢弱化假词的出现,学生们慢慢就明白要有意义的词汇。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素材融文字、声音、动画、音乐于一体, 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互动学习, 课堂氛围比较活泼、生动,能够迅速抓住学习者的眼球,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和突出。老师还把每个语音现象都制成了一张张精美小卡片,生动可爱,另有自然拼读特色游戏,娱乐、 学习两不误,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经过一段时间Phonics的训练,孩子朗读时能做到发音准确、拼读快速。从没见过的单词,可以准确拼读出来。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状态,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不是一朝就能达成的。我觉得,音标与自然拼读,可以相互补充,而不必相互排斥。低年段的学生不是特别适合学习音标,那么,倒是可以先学习自然拼读,形成一定的语感,等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也可以接触和学习音标。音标虽然是有点抽象、有点难记,但是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