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故而知新。作业便是温故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业不仅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还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商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之间评价、改进教和学的重要依据。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作业带给学生和家长的都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在“双减”以前,作业往往会占据学生回家后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有的在小学就要将作业做到十点、十一点,从而影响学生的休息,更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效率。而“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作业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有所收获,作业设计至关重要。
一、心向全体,合理安排。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率也就不同。可能老师认为这个题目花5分钟就能完成,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要花10分钟到15分钟,甚至有的孩子实际是花了20分钟才完成这一个作业。也可能老师觉得这些基础知识需要抄写4遍才能让学生有印象,但实际上,有的孩子看一眼就会了,多数孩子写2到3遍也就记住了,而小部分孩子抄完4遍却仍旧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甚至不能按照班上最好的那个孩子来进行。即便不能考虑到每一个孩子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我们也要尽可能按照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效率来布置每天的课后作业。
二、考虑个体,做有所获。
1. 分层作业
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布置作业时更要考虑如何因人而异。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把作业分成两种或三种难度,分别布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特别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会慢慢的提高。以英语学科为例,我每天布置的作业基本为三类:背诵单词和课文;抄写单词;我当小老师。背诵单词和课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抄写单词是根据学生每天的默写情况而定的,默写全对的同学无须抄写,因为他们不抄写也能掌握基础知识;而默写有错的同学,不仅要抄写当天默写的内容,还要抄写第二天默写的内容,遍数从1到4遍不等,因为他们没有主动背诵的自觉性,需要抄写来辅助记忆,而遍数过多则易影响他们的作业积极性,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当小老师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实践下来,争当小老师的同学成绩好坏不一,但他们都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个性作业
作业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要激发学生以不同形式完成课后延伸作业,如画图、摄影、表演等形式,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作业上。以英语学科为例,我布置过我当小老师(视频作业),英语小报(图文作业),思维导图(图文作业),故事续编(表演作业)等,学生对于此类作业的积极性普遍比常规作业要高,且作业效果也较好。
三、创设平台,精彩纷呈。
学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就会感到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如果教师只布置作业而不看重效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应付。因此,除去常规作业每日的批改外,对于这些非常规的作业,我们也有固定的展现平台。如小报和思维导图这一类的图文作业,我都会在课堂上面向全班进行展示,并让同学进行点评,甚至会跨班进行交流,然后说出自己对于创作者的欣赏和建议,让同学们取长补短,能够有更大的收获。而我当小老师这类的视频类作业,我们的同学都会在和我的交流中不断的完善,之后,再将最好的讲解视频发布在班级群里面,让群里所有的同学和家长都能在第一时间欣赏自己录制的视频,并且在欣赏的同时,对于小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回顾,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
“双减”政策下的作业改革,目的就是让学生减少大量单调、重复、无效的作业负担,在轻松、健康的作业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而老师也能通过高效的作业来实现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精准化。希望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让学生作业真正减负,且能在减负中学有所用,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