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比尾巴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文姣

6、比尾巴

                               卢实 吴文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比较、反义词、结合图片、字族等方法,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2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朗读儿歌,读好问句的语气,体会儿歌一问一答的节奏、韵律。

3.了解文中动物尾巴的特点,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长、比”等4个字和竖提1个笔画。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发现了影子变化的奥秘。这节课我们继续去动物馆探索动物的奥秘。

2.出示动物尾巴图片,玩“猜动物”游戏

3.出示带拼音的课题,认读“比尾巴”三字

4.板书示范“比尾巴”识记比尾巴。

5.出示“比”“尾”的甲骨文

(1)“比”字源识字:古人造“比”的时候,就是两个人肩并肩站在一起的意思。

(2)“尾”字源:身体的后面长一条毛茸茸的尾巴。

(3)“巴”、“把”对比。

二、初读

1.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一

1.读: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

2.画:用“___”划出动物的名字

2.交流动物名字。

出示句式:儿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尾巴。

3.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卡片,都准动物名字。

(出示带拼音动物名称:鸭子、兔子、猴子,放第一排;孔雀、松鼠、公鸡,放第二排)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第一排,引导读轻声。

(3指名读第二排动物名,读准后鼻音。

4)多元识字

▲借助图片识“兔”:仔细观察图片,古代的“兔”和现代的“兔”比一比,你发现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像的?(课件依次出示甲骨文“兔”、兔子图片)

根据兔毛颜色组词:白兔、灰兔、黑兔

▲部件相加识“公”

(5)去拼音读动物名

4.课件出示门票——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认读

5.游戏:认读生字检票入场(课件演示生字归类)

三、精读

1.出示课文,领学第一句

  (1)读正确:指名读、示范读

(2)示范圈:师示范圈出“长”

2.自主朗读,迁移学法

出示学习提示,布置学习任务:小动物们还要比哪些项目呢?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尾巴,圈出它们尾巴的特点,看看比赛项目有哪些。

学习提示二

1.读:自由朗读课文

2.圈:出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长”“短”“好像一把伞”“弯”“扁”“最好看”,课件投屏展示校对)

3.认识问号,读准问句:这个句子后面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就叫问号。

方法引导:读问句时,句子的小尾巴要上扬。

4.反复诵读,读好重音:“谁的尾巴长?”要把“谁”和“长”读得重。

方法引导:课件放大“谁”和“长”,“的”读轻声,“尾巴”读得短快。

5.合作拍手读,读出节奏:下面我们拍手有节奏地读一读上半场比赛的项目。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6.练读答句:这三个句子都是问句,有问就有答。比尾巴游戏的结果怎样呢?

指名回答,板贴词卡:“长”“短”“一把伞”

7.练读一问一答

8.男女生问答

9.拍手问答,读出节奏

四、学习生字

1.观察生字主笔,指导书写。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教师评价,同桌两人结合评价量规互评

五、作业设计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编问答儿歌

六、板书设计

 

6、比尾巴

猴子长  兔子短  鸭子

松鼠    公鸡    孔雀

                            最好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