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
发布时间:2024-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巢小莉

《班级生活有规则》教案

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陈洁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与同学合作制定规则,树立遵守规则意识。

在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运用规则,并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在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运用规则,并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1、 直接揭题,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2、 情境创设:认识阿偶,准备分糖果。

初识规则

活动一:大家一起分糖果

1、说明活动要求:第一,分糖果的时候要听老师的口令,说了开始才可以动手,老师喊“三二一”的时候就得停下来;第二,要是上课的时候吃分到的糖果,这样行吗?糖果要放到课后再享用,垃圾还不能——乱扔;第三,我们要考核每个小组的情况,动作又迅速,发言又积极,还有剩余很多糖果,看哪些小组能得到小红旗得到加分就再分剩余糖果。

2、请每组派代表来领糖果,先试验两次,结果不如人意。

3、引导想办法:既然前两次大家都不怎么满意,那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好吗?建议大家每人只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糖果,如果盘子里还有多余的糖果,那小组六个人商量一下,剩下的糖果经过这堂课之后符合某种条件的小朋友就可以再分,比如,上课认真的、发言积极的。你们自己商定这个条件。

4、思考:前两次分糖没有规则,这次分糖有规则,你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同吗?

5、小结:说明在咱们的生活、游戏中必须得有规则。规则才是保护大家享受公平和利益的保护伞。

6、过渡:阿偶有话说。

三、唤醒规则

活动二:班级生活放大镜

1、请大家仔细地回忆一下咱们班上遵守规则方面的表现,向阿偶介绍好的表现和不好的表现。

2、小结:我知道了,咱们班优点非常多,可是问题也不少,我想问问你,如果我们把笑脸盒子、哭脸盒子分别变成一个班,你想在哪个班上学啊?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这些问题,开展一次讨论。

3、情境一:分糖果的时候……

   情境二:在楼道玩耍的时候……

   情境三:排队推挤的时候……

过渡:大家想想,在分糖果的时候,在楼道玩耍的时候,还有排队推挤的时候,这些同学他高兴吗?大家高兴吗?他能一直高兴吗?为什么呀?

4、小结:所以,我们知道了,老师现在要告诉大家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坐正姿势)在校园里,学校、班级都是公共空间,是大家所共有的,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要考虑——别人和大家。所以呢,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在我们的班级生活中,需要有很多的规则来帮助大家。

四、制定规则

活动三:我的规则我约定

1、看,这里有一棵班级树,班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后面就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比如说观看表演那你觉得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除了观看表演的规则还有哪些时候需要有规则呢?

2、小组合作:班级树上这么多片树叶就代表很多需要有规则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下老师列举了几种行为,先判断一下这些行为是对还是错,对的画,错的画“×”。如果你觉得在这个项目下面还应该补充哪些规则,也可以把它写在后面请每组派代表来领取树叶。完成后请每组两名同学拿着树叶去其他小组交流一下。再请同学向大家汇报一下。

3、小结:我发现孩子们都会发现规则,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则,我觉得你们挺棒的!那么孩子们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五、运用规则

活动四:大家再来分糖果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规则的重要性,而且还学习了制定规则,大家能遵守规则了吗?我得考考大家。大家看黑板,每一小组都得到了自己的小旗,每一面小旗会发一个糖果,现在算一算,每一小组加上之前剩余的糖果一共有几颗?六个人一起商量,我们该怎么来分配这些糖果,要大家都满意的一个原则,先算一算,再把规则商量好。

2、采访学生:你们是怎么分的?

3小结:看来,孩子们真的都学会了怎样来运用规则。我们在这堂课上学规则、定规则、用规则,但是老师认为,最最重要的还是要长期坚持。

六、坚守规则

活动五:坚守规则我能行

1、作业: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为自己设计一个遵守规则的考核表,如果全天都能遵守校园里的所有规则的话,可以给自己打上“,如果连续20天都能得到“的话,就能向爸爸妈妈申请一次实现小小愿望的机会。

2、总结:让我们一起改掉哭脸盒子里的毛病和不足,一起来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最后请大家把树叶放回我们的班级树,我们一起来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美好的班级吧!

遵守规则——我能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