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六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思考,并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了预习任务与前置性作业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讨论了如何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的前置性作业。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同时,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概念相结合,以设置实际情景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师在设计和布置数学前置性作业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预习任务;前置性作业;小学数学.
引言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前置性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布置有效的前置性作业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围绕预习任务与前置性作业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的前置性作业。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关于预习任务与前置性作业的共同点以及不同之处的思考
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两种教学准备方式。它们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又在其他方面有一些不同。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无论是预习任务还是前置性作业,都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讨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新的知识点,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都能够帮助学生预习和准备课堂内容,通过预习任务,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为课堂上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前置性作业则更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练习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然而,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预习任务更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和了解。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任务以某个主题为线索,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该主题的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为课堂上的学习做好准备。而前置性作业则更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学生可以完成前置性作业,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数学运算的基本技能和解题思路。[1]同时,预习任务和前置性作业在形式上有所不同。预习任务的形式多样,可以是阅读相关的教材或文章,观看相关的视频,完成一些思考题等。而前置性作业则更注重练习和应用,通常以习题为主,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计算或解答。预习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有关数学中的图形的教材或文章,了解图形的定义和性质,而前置性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巩固运用图形的知识。
2如何设计与布置小学数学的前置性作业
2.1明确教学目标,重质而不重量
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的前置性作业时,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和重质而不重量的角度出发。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前置性作业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应明确该作业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还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者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同时,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要注重重质而不重量。可以通过布置少量但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分数乘法》,为了帮助小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业中首先巩固分数的基本概念。通过几道填空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分数,填写其对应的分子、分母和数值,以此巩固他们对分数的理解和转化能力。同时,设计计算分数乘法的问题,通过选择题和解答题,学生需要计算给定分数的乘法运算。如计算2/3×4/5的结果,并简化为最简分数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此外,作业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一些应用题,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运用分数乘法进行计算。如小明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一天骑2/3小时,一周上学几小时?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如某杂货店有30颗苹果,卖出其中的3/5,剩下的苹果还有多少颗?通过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乘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上设计和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既明确了教学目标,又注重了质量,避免了给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通过多种题型的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2.2结合实际生活,以设置实际情景的方式吸引小学生注意
设计与布置小学数学的前置性作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以设置实际情景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以日常生活为背景,选择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亲近感的主题,设计一系列与购物相关的数学问题,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元素。此外,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2]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扇形统计图,可以选择一个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情境,比如班级里的宠物喜好。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将抽象的统计概念与他们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教学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用途,解释扇形统计图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分布和比例的图表,通过扇形的大小来表示不同类别的比例。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与宠物喜好相关的数据,指导学生针对每种宠物,记录同学们的喜好情况,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创建教学扇形统计图。提供一些工具和模板,帮助学生绘制直观、准确的统计图,要求学生标注每个扇形的比例和对应的宠物类型。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所绘制的统计图,提出问题,例如哪种宠物最受欢迎?哪种宠物最不受欢迎?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中的扇形比例和标签来回答这些问题。此外,要求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学生可以写一段短文,描述统计图所展示的宠物喜好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结束语
前置性作业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预习和掌握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设计和布置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时,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尽量减少机械的重复练习,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采用以实际情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前置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1]邵倩.小学六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的思考[J].数学大世界,2020(06):79.
[2]汤化波.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设置前置性作业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1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