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文献学习小结 施琳燚
发布时间:2023-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琳燚

文献学习小结

施琳燚

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改进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的关注,许多中小学校已经进行了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改变当前一些学校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的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作业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预习,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作业的本质仍是四百多年前夸美纽斯强调的对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操练或反复演练的“练习”,是凯洛夫所提出的“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完成各种练习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究其实质,作业被视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是教师加强知识传播的途径,也是学校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分的重要手段。在以“工具”为导向的教学环境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他们的作业压力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上升。罗生全、孟宪云(2021)对作业进行了重新定义:作业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完成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性、有意义的智力或技能活动。何晓斓、刘明东(2021)认为“双减”不仅仅是外部“治标”,更强调“内在体制创新的‘治本’”,并且为一线英语教师指明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要遵循的科学理念与相关原则。

情境创设是英语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感知能力。情境化作业是一种依托于现实情境的作业,目前,情境化作业已然成为教师提升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魏亚锋(2022)以小学英语为例,介绍了教师在设计情境化作业时所需要遵从的三大基本原则:适切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情境化作业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和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同时分析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与教材中的文化背景、人物关系、趣味场景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分层次的情境化作业;趣味性原则——教师要坚持做到激“趣”,努力让情境化作业有趣,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情境作业之中。吴宏力、于洁(2023)的研究指出作业评价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呼吁教师关注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不断完善作业评价,利用多元与激励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信心,让作业设计更符合“双减”要求,体现时代特色。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育观念,认真钻研教材,细化作业设计,设置分层式、适量化以及创造性的作业,链接生活实际,设计实践作业。在此背景下,设置情境化作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