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苗长大了
【教材分析】
《幼苗长大了》是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并描述西红柿的幼苗,了解其形态特征。通过回顾二年级下册《载小葱》一课中“小葱喝水”实验探究根有吸水的作用,通过玉米不定根的认识了解根有固定等作用。【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两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苗长大了》这一课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学生通过《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经历了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通过《载小葱》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有了初步探究。学生周围植物普遍存在且种类繁多,更容易展开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的学习。但是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
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6.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
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
二、认识幼苗
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
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
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 …
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
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请你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西红柿幼苗的叶正面和反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深浅不同;
生:表面光滑度也不同;
……
2.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内介绍叶片。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
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
师: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
小组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描述。
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
师:是的,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包括叶柄,称为叶片。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构造。
(播放视频)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提醒:视频结束,说一说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
生:植物的叶子能制造生长所需的养料;
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绿叶中的叶脉有传输养料的作用和维持了叶子的基本形状,叶柄有疏导和支持的作用。关于植物的叶的作用,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
三、根的作用
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
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 …
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
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
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
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
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
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
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
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三、认识植物的茎
1.师:根的作用还真多呀。根会帮助植物牢牢地固定在了土里,同时会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后的这些物质去哪里了?
生:储存起来;通过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2.师:观察我们种植的西红柿的茎,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并在下发的活动记载表上,将植物的茎描成红色。
学生用红色水笔完成活动,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圆圆的、直直的;
生:细细长长的,上面还有一些“小刺”。
小结:连接根和叶之间的这个部分就是茎。(板书:茎)
3.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西红柿的茎是直直的,是直立茎。还有不同的形态的茎,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出示各种各样植物的茎。
(播放视频)学生欣赏不同形态的茎: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哪些部分是植物的茎。展示不同形态的茎,让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4.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形态的茎,你知道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呢?
生:直立茎能支撑植物;
生:茎能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
5.师:茎真的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吗?我们可以怎样验证?这个问题请大家好好思考,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茎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测,为探究植物的茎的输导作用做铺垫。]
2.幼苗长大了
根、茎、叶都是营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