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得一些在池塘中生活的水生植物。
2.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红树适应海水环境的结构特点:长有许多支持根和呼吸根。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讨论、观察、探究实验的结果,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观察金鱼藻的特点,观察莲的地下茎。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水里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水生植物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池塘水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水族箱,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葫芦、塑料水桶、金鱼藻、莲的地下茎(莲藕)、碗莲种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要带大家进入植物的世界,你们知道植物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吗?
生:土壤里、水里、沙漠里......
2.师:是的,植物可以在不同环境里生存下来,(图片:芦苇、睡莲、水绵)那这些植物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生:水里。
3.那这节课就要来一起学习“水里的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植物世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从植物生长的环境到水里的植物层层渗透揭开本课的课题。]
二、初步感知水里的植物
1.(出示池塘图片)问:池塘里生长着各种植物,它们的形态有什么不同?生长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2.生1:水葫芦、菱漂浮在水面上
生2:莲生长在水中
生3:金鱼藻则生长在水底
生4:香蒲和芦苇生长在水边。:
师:没错,有的生活在水面上、有的生活在水里、有的生活在岸边。
3.师:它们的形态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的叶子大大的、圆圆的,有的叶子细细长长的。
生:香蒲的茎是长的、直的,金鱼藻的茎是弯曲的。
师: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是啊,这些植物的形态各不相同。
4.总结:生长在水面下的:沉水植物
生长在水面上、根在泥土里:浮水植物
生长在水面上、没有固定根:漂浮植物
生长在水岸边或水底下的:挺水植物
有些水生植物还可以独立在陆地上生长的,称之为两栖植物。
3.(呈现水族箱图片和实物)
4.老师今天把我们的池塘里的植物请到了课堂里,就在我们的水族箱。提问:对水族箱里的植物,你有什么疑问?
5.生:水葫芦是怎么漂在水面上的?
生:水里的植物需要呼吸吗?
生:水里的植物怎样获得空气呢?
生:金鱼藻为什么能在水里生存呢?
6.师:看来同学们都想一探究竟呢,那接下来我们挑选几种水里的植物一起来研究它们漂浮和在水里生存的秘密,接下来带着疑问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水里的植物有不一样的特点。]
三、探究水里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一)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
1.师:水葫芦是典型的飘浮型植物。它膨大的叶柄像葫芦形状,顾名思义叫做“水葫芦”。水葫芦它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它有什么特殊本领呢?你想怎么研究?
生1:把它放到水里试试看
生2:把它掰开来看一下。
3.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那我们一起看视频: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
4.提出观察要求:
①当水葫芦压入水中松开手,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再掰一块水葫芦用手挤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③最后将水葫芦掰开,你看到了什么?
师:及时在记录单上记录你的发现。
5.师:你发现了水葫芦的什么秘密?
6.生1:压入水中后松手,会上浮;
生2:挤压后发现它是松软的;
生3:掰开后里面有大量孔洞
6. 小结:它体内有大量的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上。
(二)观察金鱼藻的特点
1.师:刚才我们研究发现了水葫芦漂浮的秘密,接下来再来解决同学提出的“金鱼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这个疑问。
1.师:金鱼藻它有什么特殊本领呢?你想怎么研究?
生1:把金鱼藻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2:用手搅拌水槽中的水,观察现象。
生3:往水槽里加水,再进行观察。
2.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全面,接下来按照你们的思路小组讨论并记录在活动手册
生1:用手搅动水槽里的水,我发现金鱼藻也随之游动;
生2:往水槽里加水后,金鱼藻随着水面也上升了。它很柔软,适合在水里生存。
4. 小结:是的,它能漂浮,很柔软,这些都是它适合在水里生存的原因。
四、总结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水里的植物,然后观察了水族箱里的植物,并对生活在水族箱里的植物提出了许多疑惑,紧接着对水葫芦和金鱼藻展开研究,发现了它们生存在水里的不同秘密,生活中还有很多水里的植物有它独特的生存特点,等下节课我们再接着探究它们的秘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通过展现池塘里多种水生植物的生活景象,在介绍它们的名称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典型植物的形态和它们分别是生活在水中、水面还是水底,以确定本课的研究对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里的植物大都比较陌生, 只知道莲和芦苇,其他的知之甚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水生植物以及让学生描述水生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让学生指导老师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里的植物有不同的形态和生长位置,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生1:金鱼藻是沉水植物
生2:水葫芦、菱是浮水植物
生3:莲、香蒲、芦苇是挺水植物
2. 师:我们又探究了水葫芦的秘密,是什么呀?
生:它体内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3. 师:金鱼藻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它能漂浮,茎柔软,适合在水里生活
4.看来同学们记忆的都很深刻呀,这一节课我们先来看看莲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观察莲的叶柄和地下茎
1.师:莲藕大家并不陌生,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可以见到。我们食用的是它的地下茎的部分。如果我想探究一下它的特点,该怎么做呢?哪位同学能来当我的老师指导我一下呢?
生:跃跃欲试,指点我先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切割,并进行记录
2. 师:我们发现莲藕是一节一节的,圆筒状,表面是棕白色的。这是老师事先切好的莲的叶柄和地下茎,你们看到了什么?
3. 生:里面是空的,有几个小洞洞
4. 师:是的,你们看到的师一些大大小小的气孔,这是帮助莲藕呼吸的,我们还能发现一些丝状物,这些丝是莲藕的维管束。
师:这是莲叶,我们可以发现莲的叶子像把大伞。它的叶柄很长可以帮助叶子伸出水面,它的叶柄和茎上都有小洞,可以帮助它储存空气。
4. 播放视频:水生植物不会被淹死?
5. 师:水生植物能适应水中生长,它们的特殊本领在哪里呢?
6. 小结:水里的植物能适应水中的生长,是因为有的柔软,有的体内有孔洞,有的体内含有大量的气体,比较轻可以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水里植物生存的秘密,他们适应环境的本领。]
四、红树在海水中生长的秘密
1. 师:前面我们研究的都是淡水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咸水植物的生存本领。
红树就是一种能在咸水中生存的植物,为什么红树能在咸水中生存呢?请大家认真观看视频,在视频中我们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2. 播放红树视频。
3. 师:为什么红树要长出支持根和呼吸根?
生:红树的支持根能支持它在水中生存。
生:呼吸根帮助红树呼吸。
师:是的,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的主干不会无限增长,而是从主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潭以维持植株的稳定。
红树的指状的呼吸根从泥土中伸到地面上,在涨潮时可以帮助植株吸收空气的氧气。
4. 师:我们常见的大树,桃树、李树、松树都有根啊,根系也很发达,但是就是没有听说过呼吸根,红树为什么要有呼吸根呢?
生: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常见的大树,生活在陆地上。红树生长在海水里。
师:同学们,你们实在是太棒了,能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从淡水植物延伸到海水中生长的植物,通过红树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保护红树的情感。]
五、拓展活动
1.师:水生植物是怎样在水中生长的?让我们做一个小小植物学家,一起种植一颗睡莲,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2.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睡莲的种植方法。(PPT呈现睡莲种植步骤)
3.师:为了让我们能顺利种出睡莲,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预设)生:记得给提供睡莲充足的水;每天留下观察睡莲的变化;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睡莲需要放在通风有阳光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栽种碗莲活动,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来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衔接到这节课的内容上,通过回忆在食堂吃的藕来描述莲的地下茎的特点,接着出示带来的真实的藕,再来观察它们的特点展开学习,并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总结水生植物有哪些适应环境的本领。但是学生动手能力比较薄弱,需要在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海水中植物红树的特点。最后,通过拓展活动,栽种碗莲,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水里的植物的特点,发现植物为了适应水里的环境而生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