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点击:403   来源:原创   作者:冯佳洁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只注意知识的积累,而很少注意学生 悟性 的培养。诚然,积累是感悟的基础,积累越深厚,感悟会越敏锐、越深刻。但积累不等于感悟,如果在教学之中不注重 悟性 的培养,那就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才能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加深体验,达到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 有所感悟。这样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学好语文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正确途径。

2“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研究”课题,不少教育界同仁都在研究和关注。但在小学阶段读背过的文章和诗句,到底对其今后的学习及成长是否有直接影响,还是一个在探知的热点问题。

3 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教育理论研究层面:可以提高全体教师对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科研兴校的科研意识;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可以调动全体教师自觉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致力于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校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的质量和品位;在学生培养层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增加学生文学素养和知识积累的储量,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符合小学生掌握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全体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能力。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一、调动情感参与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有人情味儿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学生才会将老师的 要我读 转化为自主寻求的 我要读 。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在阅读中感悟才能更加深透。因此,调动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二、强化读书实践 让学生多读多悟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可见,语文教学中 读 是多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

1初读促感悟

学生虽有了初步的阅读的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体验,但仍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 ──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第一次读,初读,大声读,自由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圈出生字词读,把课文读正确,在反馈正音时,教师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字音;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提供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教学中,一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和感知,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精读促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 不待解说、自知其义 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

3范读促感悟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 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朗读示范作用是相当大的,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时,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地受到熏陶。教师绘声绘色、形神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感悟文章的内涵。因此,可以说成功的范读是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的一个法宝。

三、在比较剖析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

四、挖掘课程资源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运用

学生的悟性是和自己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这就是说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更多地取决于其语文的积累程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学生通过 读、记、用 ,储存了丰富的材料,无疑会促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顺畅表达,促进感悟力的提高。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读背感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3、叙事法:对研究过程发生的故事进行整理记录;丰富课题研究,把握研究问题。

4、记录法:做好学生读背感悟检查工作,便于研究分析提供资料。

5、观察法:观察读背过程中学生感悟能力的表现,注意区别个体差异,把握基本处理思路。

6、访谈法:对学生进行访谈,交流读背感悟感受,及时改进方法。

7、比较法:比较学生间差异,查找读背感悟的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背感悟指导。

8、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六)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每阶段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209-202010月)

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开展阅读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对学生进行民意测验,个别访谈等,初步进行文献法研究。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2011-20211月)

1)修改教案,在阅读感悟课堂训练教学中,确定开展个别班级实施的计划。

2)每两个周进行一次阅读感悟水平的测试、调查,并作好分析。

3)总结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重视课堂结构的调整。

3、第三阶段:搜集资料。分析实验结果(20212-20213月)

搜集资料是课题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方法等。

4、第四阶段:汇集研究成果(20213月) 

(1) 总结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教学策略。

(2) 撰写课题报告。

3)申请结题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优劣,左右着其将来步入社会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2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学好语文对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正确途径。

3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记忆力处于黄金阶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自十五岁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忆。

4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熟读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在大脑皮层内储存了大量的美词佳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便会形成文化底蕴,继之,学生的语言储量必然会促进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能的创新之处:

1.评价理念的新提升。

2.指导方法的新尝试。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关于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综述报告

202010

冯雅

小学年级学生阅读感悟能力调查与分析

调查报告

202010

巢小莉

小学年级阅读感悟方法调查与分析

调查报告

202011

孔伶俐

小学年级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论文、案例

20211

崔云雁

小学年级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方法指导

论文、案例

20211

史瑛

最终成果(限3项)

小学年级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方法指导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16

冯佳洁

马兰

小学年级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方法指导研究系列论文

论文集

20216

张娟芳

潘杏娟

小学年级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研究

方法指导研究案例

实践案例集

20216

张建

周小英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研究力量

课题申报单位为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中年级语文组,有一支专兼职合理搭配、骨干教师比例较高、研究与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

2已有基础

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课题组搜集到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著作有:王小毅:《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⑵《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朱自强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出版,2015年版《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丛书》,王荣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