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等方式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声音等方式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
3.分辨出非动物与动物的区别。
4.寻找出校园里的动物。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出动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分辨出动物与非动物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材料:动物照片,玩具小猫,大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画片,大家想不想看,但是在看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动物?准备好了吗?(34秒的时候出示疯狂动物城的动画片)
2.生回答。板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
3.今天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班级,但是这个小动物说了,必须通过我们的努力才肯出来。首先它带来了一个谜语,咱们再听听它的声音,再看剪影。
4.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出示大象图片。
5.说一说对大象你还有哪些其他的了解呢?
二、观察探究,实践新知
1.除了大象以外,老师还给大家来了一些动物,依次出示,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2.能不能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其它的动物呢?并说一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
3.师:看来大家对动物都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老师为了奖励你们,又给你们带来了四个小动物,它们分别是斑马苏怡,小羊苏西,小猪佩奇和乔治。在它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藏着一个谜语,你们想不想知道啊,那么老师就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打开
它,依次进行,全班猜谜语。(10分36秒时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到前面来点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且打开谜语)
4.师:你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这里有几种动物的图片,不过动物的图片被4张图片给遮住了,现在老师揭开一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生猜,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推断出来的?
5.让学生来打开图片,步骤同上。
6.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做一个小游戏吧。(18分57秒出示游戏,分小组表演小动物,学生到前面表演小动物)
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手中的信封里面有动物的图片和名称,小组内的成员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种动物,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让其他小组来猜一猜你们组观察的是什么动物,活动期间内不能偷看别人的信息哦。
(教学设计丰富有趣,对学生的要求讲述地简洁明了,不仅有趣味性而且激发学生积极性。)
7.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8.刚才大家对于动物的展示,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的呢?(板书:动物,声音,皮毛,颜色,外形……)
三、巩固新知,延伸拓展
1.比较动物和非动物的区别。
今天老师还请了位神秘嘉宾,它是动物吗?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不是吗?出示玩具小猫和视频
师总结:因为它不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如会繁殖,会长大)和基本需求(如需要食物、阳光、空气、水等)
2.出示真实的猫喂奶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和非动物的本质区别。
(通过图片联系实际,更直观地使学联想到动物的基本需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出示玩具大象,问问大家它是不是动物?
4.小结: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超过150万种以上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各自的特征,正是这些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动物与我们人类组成地球这个大家园,所以平时同学们要注意爱护和保护好动物。
四、走出教室,综合应用
1.平常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能看到什么动物吗?
2.今天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到小区到户外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那些小动物,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0.形形色色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