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听声音等方式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够通过语言、动作、声音等方式描述出动物的主要不同特征。
3.分辨出非动物与动物的区别。通过对比活动,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4.寻找出校园里的动物。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物。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式观察描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分辨出动物与非动物的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动物图片、动物活动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材料:问卷星、动物分类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师:今天我们一()班的小朋友排队到电脑室上课纪律非常好,老师再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小任务,完成的既快又好的小组老师就加星,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认一认”图标,用鼠标选择这些动物正确的名称并提交。(问卷星)
尝试信息化教学,使用电脑等手段吸引学生。
根据学生的答案,请两三个人回答:你是怎么认出“大象”的?
2.揭题:看来同学们对动物有很多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动物吧!(板书)
二、科学游戏,发展思维
1.听声音猜动物:出示一幅森林图:今天有几只动物躲在树林里,只能听到它们的叫声,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你能判断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吗?谁能来模仿一些动物的声音让我们大家猜猜。
过渡:同学们好厉害,还能通过声音来描述动物,看来老师要想个难度大点的
2.看局部猜动物:请同学们看(图片出示小鸭子的脚),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同学们可能猜鸭或者鹅、鸟)
3.看来光看动物的局部特征我们不能知道这是什么动物,那现在呢(出示身体部分),最后出示头部,现在大家能猜对了吗?
4.恭喜猜对的同学,看小鸭子也高高兴兴地跑来加入我们的学习了(动态图),它是怎样跑过来的谁能模仿一下?
5.还能模仿什么动物?
6.除了用语言、声音和动作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描述我们知道的动物?(学生交流:还可以动物喜欢吃的食物、本领等方法来描述)
7.我们说你们猜:信封里面有动物的图片和名称,小组内的成员仔细观察这种动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这种动物,但是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动物的名称,通过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让其他小组来猜一猜你们组观察的是什么动物,活动期间内不能偷看别人的信息哦。(先播放一组同学的演示视频,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怎么玩这个游戏)
8.小组展示,(请两组最先完成并表现好的上来展示)其他小组根据信息猜动物。剩余小组就近组合相互猜
9.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许多描述动物的方法,而且又认识了很多动物,看这个是动物吗?(电动小狗图片)(同学可能会说是,可追问为什么),再出示狗妈妈和小狗图片,它和我们真的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回答:真的小狗需要吃东西、会动、要喝水、会生病……)
10.小结:播放“小狗的生长过程”微视频。
11.师:那刚才我们认识的大象、鸭子等,它们是不是也要吃东西、会动、要喝水、会生病……,在科学上把像小狗、大象、鸭子等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动物,要吃东西、会生长、会生动物宝宝等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小结板书)
12.分类:正是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分类别区分它们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下面的动物也来分一分类,并说一说分类方法。
三、走出教室,综合应用
1.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动物,你想跟它们交朋友吗?平常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能看到什么动物呢?
2.今天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到小区到户外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那些小动物,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设计记录单,特征,生活环境等等
感悟:这节课设计比较简洁直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可以多穿插多媒体设备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