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上了《庞大的家族》教学研究课,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反思如下:
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本节课没有纠结昆虫的定义,而是采用了先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昆虫有哪些?然后让学生通过寻找昆虫的共同特征,再推翻原有认知这样的方法去巩固概念。回顾教学,确实有学生说出了几种不是昆虫的小动物,如:蚯蚓、蜗牛、蜘蛛、蜈蚣。教者当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抛出问题:它们都是昆虫吗?随后,教者给出9种昆虫模型,让学生发现昆虫们的共同特点:都有一对触角,3对足,最后再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答案。紧接着教者举出蝎子和蜘蛛的例子再次对概念加以巩固。
在学习方法上,教者借助模型,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观察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共同点,再带着问题认知昆虫的身体,从而分层次让学生对昆虫的概念有了更好的建构。
在教学甲虫这个知识点时,由于昆虫种类繁多,所以教者找到典型的甲虫为例,让学生找一找甲虫的共同点,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昆虫概念,另一方面引出甲虫的特别之处。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多种甲虫,也找到了甲虫的特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也发现了两个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开始认识昆虫的时候,让学生画昆虫的简笔画,起始考虑让学生多观察,所以要求学生画了2幅简笔画,但事实上学生画2幅简笔画用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课程环节时间颇紧。其次,本课教学中用了3段视频,视频的时间较长,还可以进行剪辑一下。
通过本次活动,教者发现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认知太少,平时要加紧学习,争取做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