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苗长大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观察、描述西红柿幼苗的形态特征,了解幼苗成长的过程。
2.知道植物的根一般生活在地下,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等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并描述植物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整理幼苗生长过程中每部分的样子。
3.能依据证据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根的作用。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植物幼苗、研究根的作用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研究根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常见的盆栽绿植。
学生材料:番茄或黄瓜幼苗生长记录,自己种植的番茄幼苗 。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幼儿、儿童时期会长成一位翩翩少年。种下一粒种子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幼苗长大了》来学习一下植物幼苗成长的过程及根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人的一生中早期的成长过程,抛出问题引发思考,点明主题。]
二、认识幼苗
1.师:寒假中,老师指导同学们种植西红柿种子,要求同学们观察记录西红柿幼苗的形态、高度等变化,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吧。(展示学生记录的番茄成长的数据和照片)
2.师:你能说一下这些幼苗有什么变化吗?
3.生:幼苗长出了叶,叶子变大了,幼苗长高了,变得健壮了… …
4.师:是的,幼苗长出了茎和叶,幼苗长高变大了。同学们认真观察一周龄幼苗和两周龄幼苗新长出的叶子形态,你有什么发现?
5.生:幼苗刚开始长出的两片叶子的边缘是平滑的,后来长出的叶子边缘不平滑。
6.师: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认真!番茄幼苗最初的两片叶子是子叶,之后长出的叶子是真叶,我们生活中所见所说的都是真叶。观察一下你种的番茄幼叶长大后的形状像什么呢?
7.生:像一片片羽毛。(这些语言的意义何在?)
8.师:非常棒,番茄的像羽毛一样的叶称为羽状叶,杨树的叶像心形,枫树的叶像手掌,每种植物的叶都有特定的形状,叶的形状是植物的重要特征。幼苗长大过程中,地上部分枝和叶生长的同时,根也在努力的生长。根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植株生长过程的照片和幼苗生长记录表,让学生直观感知幼苗长大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发现番茄叶的特征。设疑问引出根的作用。]
三、根的作用
1.师: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栽小葱》,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如土壤、水分、阳光等。同时我们还做过一个“小葱喝水的实验”,每天记录小葱喝多少水。同学们你还记得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吗?(这个有何意义?)
2.生:小葱的根要发达,水要没过根… …
3.师:不难发现“小葱喝水”与植物的哪个器官息息相关呢?
4.生:“小葱喝水”与根有关。
5.师:没错,“小葱喝水”靠的是根,这个实验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6.生:“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7.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小葱喝水的实验”说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时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被根一起吸收。所以说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根吸收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维持植物的生命,使幼苗不断长大,根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8.师:你印象中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哪里?
9.生: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中。
10.师:这是玉米的不定根,不定根属于根的一种类型,同学们观察一下玉米的不定根生长部位和特点什么?
11.生:玉米的不定根从茎的下部长出,数量很多,像一个个铁钉将玉米的茎牢牢的固定在土壤里。
12.师:小组内讨论一下这样的根会有什么作用?
13.生:根具有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14.师:有一种食物物美价廉被称为“小人参”,你知道是谁吗?
不错,它就是萝卜。我们常吃的萝卜、胡萝卜、甘薯都属于根。有句俗语说的好: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潍坊萝卜脆甜爽口、美味多汁。同学们想一想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呢?
15.生: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16.师:谁能总结一下根的主要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思考,让学生感知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总结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生1:我知道了幼苗的生长过程,观察到西红柿的叶是羽状叶,不同植物的叶形态上有稳定的差异。
生2: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和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生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的土壤里。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能维持植物的生命。
【板书设计】
2.幼苗长大了
一、幼苗长大的过程
二、根的作用
吸收、固定、贮藏
幼苗长大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说出茎的作用。
2. 说出叶的构造和作用。
科学探究:
4.通过实验,发现茎的作用是输送养料。
5.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科学态度:
1.乐于实验探究,认真进行观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植物是人类耐以生存的资源,要认识和保护植物。
【教学重点】
说出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难点】
试验横切和纵切芹菜的茎。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芹菜茎、刀、刀板放大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双色花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上拿了一朵漂亮的康乃馨?仔细瞧瞧,它和你平常看到的康乃馨有什么不同?
生:平常的康乃馨是一种颜色,这是两种颜色。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左手白色康乃馨,右手双色花)老师变了一个魔术,就把白色的康乃馨变成了双色的康乃馨,神奇吗?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变魔术的吗?我们一起先来认识植物的茎。
[设计意图:双色花魔术的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茎的作用]
二、设计实验,探究茎的作用
1.师:(出示学生种植的西红柿幼苗和黄瓜幼苗),在植物中间这个部位,我们称之为植物的茎,(出示不同植物的图片),你能找到这些植物的茎吗?
2.师:虽然不同植物的茎不同的形态,但是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作用,你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
2.学生猜测:可能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3.师: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4.生:实验
5.师: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一些实验材料:插入红水杯子中的芹菜茎、刀、刀板。小组讨论一下。
4.生讨论、设计实验:把芹菜的茎切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变化。
5.追问:你觉得可能芹菜茎里面有什么变化?
6.生1:芹菜的茎会变红;
生2:芹菜的茎内部会有红水;
生3:芹菜的茎可能被红水染红
7.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眼见为实。请同学们先观察放置一段时间的芹菜有什么现象,再像老师这样用刀分别横向切芹菜的茎和纵向切芹菜的茎(教师演示),观察茎的变化。清楚了吗?
8.师: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实验,有以下几个友情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2)注意用刀安全。(3)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9.学生操作观察,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名称 | 茎的作用 |
第 组 | 记录人: |
实验假设 | 植物的茎有( )的作用 |
实验用品 | 烧杯、红墨水、小刀、一株有茎和叶的芹菜 |
实验步骤、方法 | 1.把植物茎放在有红水的烧杯里,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取出枝条,用小刀横切或纵切,观察切面的情况 |
实验现象 | 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植物的茎变( )了;横切发现在切面上有一圈( );纵切发现切面上有( )。 |
实验结论 | 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 |
10.小组汇报:
生1:泡过红水的芹菜切断后,看到芹菜的茎变红了。
生2:浸泡过红水的芹菜,红水被芹菜引到上面了,芹菜茎里有红丝。
11.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其实染红的部位就是茎的导管,它能帮助植物运输水分。茎除了运输植物所需的水分,还能输送各种养料,是植物重要的器官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西红柿或者黄瓜的茎、学生经历猜想思考——引导设计实验——实验——图片或实物验证的过程,发现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解释双色花
1.师:学到这里,你知道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了吗?(出示双色康乃馨)
2.学生同桌讨论并交流:老师的双色花是把白色康乃馨的茎切成两半,一半插入红水中,一半插入蓝水中。
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双色花确实是这样做的,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一试。
3.师:其实,在生活,还有许多特殊的茎,老师想介绍给同学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土豆、洋葱.....这些是变态的茎,有的可以供我们人类实用。
[设计意图:承接开头的双色花魔术,运用茎的知识去解释背后的原因,巩固对茎的认识,并拓展植物界千姿百态的茎,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求知欲。]
四、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植物的根和茎,接下来继续研究植物的叶。
2.师:请你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西红柿幼苗的叶正面和反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现颜色深浅不同、光滑度不同等。
3.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等会儿请你们拿出自己带的一片树叶,仔细观察,小组内介绍叶片。可以从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等角度进行描述。
学生小组内互相描述自己的叶片。
4.师:1、2、3坐坐好。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叶片?
学生展示的有梧桐叶、银杏叶、从不同角度描述。
5.师:表扬观察仔细和表达清晰的小组,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不同的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叶子表面有很多纹路、有长长的柄。
6.师:是的,像叶子表面的纹路称为叶脉;长长的柄称为叶柄,从叶子顶端到下端,不包括叶柄,称为叶片。请小朋友们像老师这样画出一片叶子,将叶脉、叶片、叶柄分别标注在叶片结构图的旁边,这是叶的基本机构。
4.师:如果老师把这颗西红柿幼苗的叶子全部摘除,幼苗还能活吗?为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
5.师:统计认为能活的同学人数,认为不能存活的同学人数,一切猜想需要实验验证。老师准备了一段实验视频资料,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观看视频
6.师:现在告诉我,幼苗没有树叶能活吗?为什么?
学生: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7.师:是的,绿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绿叶中的叶脉有传输养料的作用和维持了叶子的基本形状,叶柄有疏导和支持的作用。关于植物的叶的作用,我们将会在高年级中继续去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画图、交流、实验,逐步深入认识叶的结构和作用。]
五、巩固总结
1.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巩固加深对根、茎、叶的作用。]
【板书设计】
幼苗长大了
茎:输送养料
叶:制造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