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研究课:《庞大的家族》二稿
发布时间:2021-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丽媛

庞大的家族

卢家巷实验学校  王丽媛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第一个环节通过先观察昆虫,总结特征,掌握昆虫的共同特点;接着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昆虫“庞大”的意义;第二个环节:结合昆虫中数量最多的甲虫及其特征来更深层次的了解昆虫这类生物;第三个环节借助昆虫模型的建构,进一步了解并应用昆虫的特征;最后一个环节:“你来描述我来猜的活动”,学会描述昆虫的特征,一步步掌握昆虫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利用知识辨别昆虫。

在小学低年级,一下《动物与植物》,二下《土壤与生命》以及四上《给动物分类》,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动物进行分类学习的方法,但还没有对某种动物进行从生到死要经历的阶段,进行完整的研究。因此这个单元,从昆虫外型特征入手,掌握昆虫判断方法,引出昆虫的“庞大”,继而通过养昆虫,掌握昆虫数量庞大的秘密,了解昆虫的一生,对动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学情分析】

    昆虫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四年级孩子的认知中,蜘蛛、蜈蚣、蜗牛等小的虫子都称作昆虫,它们无法对昆虫进行准确的判断,很多孩子无法进行区分。在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研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要想研究一类动物,要先从它们的外形特性开始研究,并利用这些关键性特征进行动物的判别。四年级的孩子知道昆虫都有触角,但对它的数量、形状没有细致的研究,知道昆虫有足,但不知道昆虫只有3对足。因此我们需要在昆虫区别其余动物的关键特征上下功夫,帮助孩子建立起昆虫的模型,掌握判定的标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利用描述的方法,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

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昆虫标本 昆虫模型  放大镜  昆虫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一个“庞大的家族”,听到庞大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关于他们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150万种动物,而这个家族占其中80%以上,是动物种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现在,你知道这个家族的“庞大”是指什么?

生:数量庞大。

3、你知道它们是哪类动物吗?

4、没错,它们就是昆虫。下面让我们看一段视频介绍。

二、新授

(一)辨识昆虫的触角、足和翅膀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或知道哪些昆虫?

预设:蝴蝶、蜘蛛、蟑螂、蚂蚁……

2、你们说的都是昆虫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昆虫。

(拿出玩具)

3、我很喜欢蚂蚁,让我来给蚂蚁画个简笔画。请每个同学各选两种昆虫,给它们也画一画简笔画。

学生画昆虫的简笔画(5分钟)

4、展示学生的简笔画,仔细观察这些简笔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黑蚂蚁

红蚂蚁

蚊子

蟑螂

苍蝇

天牛

蜜蜂

蝴蝶

触角(对)

1

1

1

1

1

1

1

1

1

足(对)

3

3

3

3

3

3

3

3

3

翅膀(对)

0

0

1

2

1

1

2

2

2

5、小结:这些都属于昆虫,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昆虫的共同特点是有一对触角,有三对足。(板书:1对触角3对足)

6、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蜘蛛和蝎子,你觉得它们属于昆虫吗?为什么?

(二)辨识昆虫的头、胸、腹

1、请同学们再次观察模型,这些昆虫的身体构造有什么共同点?有几部分?

预设:3部分。

2、如果让你给这3部分起个名字,你准备怎么取?

预设:头、胸、腹。

3、如果让我介绍蚂蚁的话,我可以这样介绍:蚂蚁的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蚂蚁翅膀。你能用“我介绍的昆虫是     ,它的身体分为                      三部分,它的头部有  对触角,胸部有      ,还有          ”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昆虫吗?

4、PPT出示图片蟋蟀。你能用上面的句式介绍一下蟋蟀吗?

5、介绍蟋蟀:蟋蟀与其他昆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腹部有一对尾毛,雄性蟋蟀腹部还会有一对腹刺,雌性的个体较大,腹部有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

6、课堂小练习:小册

(三)认识甲虫

1、昆虫种类繁多,形态不一,但它们的种群中,有一类数量最多,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它们是甲虫,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它们和一般昆虫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有1对触角有3对足。

2、还有什么不一样吗?(PPT视频)

3、小结:甲虫的最大特征是前翅变成坚硬的翅鞘,已经没有飞行功能,只是保护后翅和身体。

4、如果用韦恩图表示昆虫与甲虫的关系,你觉得可以怎么表示?

三、拓展延伸

1、小游戏:昆虫猜猜猜

2、这么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呢?谁愿意来描述你的观点?

PPT:“我认为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敌人,因为……”“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还有一些补充……”

3、昆虫的种类太多了,这节课我们肯定研究不完,如果让你课后去研究昆虫,你觉得你可以怎么办?

预设:课外阅读、查资料等

4、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套小卡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虫子,大多数是昆虫,你能找出哪些昆虫吗?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昆虫卡片的资料来认识它们,也可以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昆虫卡片。

5、小结:据科学家统计,在100万类昆虫中,只有1万的昆虫是有害的。昆虫对人类的功大于过,无论是害虫还是益虫,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正是由于昆虫的存在,让物种更加丰富。

四、作业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昆虫。

五、板书:

                       庞大的家族

                         昆虫

                       蚂蚁图


黑蚂蚁

红蚂蚁

蚊子

蟑螂

苍蝇

天牛

蜜蜂

蝴蝶

触角(对)

1

1

1

1

1

1

1

1

1

足(对)

3

3

3

3

3

3

3

3

3

翅膀(对)

0

0

1

2

1

1

2

2

2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