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基于教材的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丽媛

基于教材的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方案

一、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及重大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中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促进了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这社会而社会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推动人类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同事给每一位当代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何从事科学教学如何把科学教学从事好把学生教好是我们的一必修课2017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颁布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始点从一年级开始这就更加凸现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対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纵观各个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均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作为我校比较年轻尚不成熟的科学团队对新的科学教材展开研究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校现有科学专职教师三名长期从事兼职的科学教师2能够满足我校正常的科学教学工作开展根据我校情况刘铭老师和樊梦逸老师皆为大学本科生物专业毕业因此我们选择对新教材的研究首当其冲从生命科学领域着手

由于学生年龄层次的关系,《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生命科学领域在低高学段分别对学生提出来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们对这些要求更加要深入理解对教材要吃透,要把握好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甚至于在教材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好的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从小就爱科学爱思考爱探究能动手实践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科学领域要求学生接触自然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动物植物微观世界的微生物让学生知道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它们自成一体然而综观当前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

1、探究实验时间过长无法现场直接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无法当堂课得出

2、物种丰富复杂教师知识量不足难以接住学生的问题

3、学生动手能力弱自制力差不能长久坚持观察研究

4学生课外知识储备差异化较大教师教学课时不足因材施教有困难

综上所述,基于教材的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教学研究从学校的学情出发旨在通过研究让师生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引领下能教学相长学生在今后的继续学习中能取得长足进步

二、理论思考

1、课题界定

1)概念界定

“基于教材”:本课题以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为载体,从教材出发,以教材为基础,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内容所对应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下:

 图片 3.png


生命科学领域”:在本研究课题中是指生物学的入门生物学的外延部分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生物世界包含动物和植物等多种生物类群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营养物质适应的温度水和空气等在此基础上生物个体能够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从而使这些生物类群得以延续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可供自身利用而动物则不能制造营养物质只能利用植物等生物制造的营养物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情理论联系实际要充分利用时间,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创造出生命领域探究的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体验中初步认识了解生命领域

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科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使学生产生内部动力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深化认识的目的所以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本课题的研究要通过研究找到教材内容中每课合适的切入点找到每课教材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深入挖掘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日常教研活动,深入研究教材,梳理教材中出现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

2、通过日常教研活动,整理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所需要的材料。

3、通过调查研究,梳理出小学各阶段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科学阅读来开拓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小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

4、通过课例研讨,建构出一整套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观念,在实践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以新的理念指导练习的设计,促进教师的发展同时给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改变教师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5、通过教学研究,搜集资料,总结出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的成功经验及注意点,后续空间。

四、研究内容

1、梳理、分析新课程大纲。

2、整理一份清单,包括教具、学具、仪器、标本、课例内容。

3、着眼学生发展,基于学生实践,优化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4、对当前各年级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5、基于教材展开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实践探究方法的研究。

6、优化教师在教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7、根据课标每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基于教材拓展与教材相关知识点拓宽学生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科学阅读内容的研究。开发不同的课例,进行课例研究,拓展课例中的衍生内容。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文献的研究,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

3)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4)案例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合作、实践操作训练,主要利用案例分析研究,同时利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比较。

5)实验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进行阶段小结,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寻找新的生长点。

六、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年:从2020年11月至202311

1、组织准备阶段(2020年11——2021年1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选题讨论,申报立项,准备必要的材料。

2)制订研究计划,健全研究制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

2、实践研究阶段(2021年1——2023年9月)

创设研究环境,安排研究进行的细节,确定研究结果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办法,认真实施研究

研究进行的同时,课题组广泛收集资料,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及时总结调整,扎扎实实开展研究。

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事实进行分析、概括,从中找到差距,不断地调整、修改方案。

3、结题阶段(2023年9——202311月)

对实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解释结果,检验假设,撰写实验报告,组织成果展示,进行鉴定、验收。

七、预期成果

1、建立一个实验室图书角。

2、搜集一些关于生命科学的资料库。

3、形成一本科学案例集和论文集。

八、课题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长:王丽媛、樊梦逸,负责课题申报书、研究方案的撰写,课题研究课研究资料的收集。

课题组员:刘铭、张建、周小英,负责研究课和资料的收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东桥南路5号 联系邮箱:wjljxcz@wjedu.net 联系电话:0519-696971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